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蓬江區深入推進“人才倍增”工程,持之以恒抓好科技、產業、教育、醫療、農村等13支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隊伍總量超20萬人。
聚焦我區13支人才隊伍建設,“蓬江發布”推出系列報道,講述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的故事,敬請關注。
第10期我們關注黨政人才隊伍。
請到的嘉賓是,
蓬江區市容景觀和園林綠化管理中心職員——
黎培秋。
當清晨的陽光灑在群星公園的健身步道上,黎培秋已經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樹木間,開始了他的花草苗木日常養護工作。
蓬江區共有400多萬平方米綠地,作為綠化景觀部、作業部負責人,黎培秋主要負責植物的日常管理、養護、植保、修剪等工作。“養護工作簡單重復,但至關重要。”他說道,“一棵樹木從栽植、管理到最終的成活,需要在上面花很多心思。”十六年的工作經歷,讓他對這份工作有著獨特的體悟。
黎培秋與同事一起栽種綠植
熱愛是當園林人的動力
“種好樹有幾個關鍵的步驟,包括科學規劃選點、優選適生樹種、規范種植流程、加強日常管護、防治病蟲害等……”聊起植樹栽花,黎培秋很有心得。每年的3月至5月是春季植樹黃金期,近段時間,黎培秋經常走進鄉村參與綠化工作,還加入到綠化技術服務隊。
談起園林人的特點,黎培秋表示:“園林綠化工作比較辛苦,經常頂著烈日太陽,也會遇到狂風暴雨。”
黎培秋回憶道,多年前南方遭遇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蓬江區廣泛種植的棕櫚科植物受損嚴重,入職不久的他跟著綠化部門的同事們一起巡查植物健康情況、護理受傷的樹、清理凍死的樹并補種新樹苗,前前后后忙了整個冬季;每年臺風登陸,都有道路樹木倒伏或傾側,影響交通、危及安全,大家全身心投入清障搶險工作,有的同事不小心受了傷,簡單處理后又繼續投入搶險工作,常常一個多月連軸轉……
盡管工作辛苦,黎培秋始終堅守崗位。“我喜歡大自然、花草樹木,看到人們在公園中悠閑漫步、孩子們在綠地中快樂玩耍,感覺工作很有意義。”
黎培秋(左二)在綠化項目現場
用技術繪畫城市最美風景
作為園林綠化的專業技術人員,黎培秋平日喜歡研究各種關于植物種植、養護的知識。“植物保護涉及范圍廣,常見病蟲害、肥料使用、農械操作等知識都要熟悉,我會看看雜志書刊、專家授課視頻。”
除了勤于鉆研,黎培秋還善于探索運用綠化技術解決難題。去年,蓬江區對天沙河碧道實行回收管養,除了要完善水網、清理雜草,還需要補種改種約1萬平方米綠植。為節省苗木采購的成本,黎培秋與同事們積極探索研究扦插技術,通過就地取材,利用現有的綠植,培育出幼苗約25萬株,首次扦插的苗木成活率高達90%。黎培秋還建議在篁莊公園和桂香路,采取播種方式組合種植野花,花期可長達6個月,不僅能擴綠增美提升沿路的景觀,還有效節約了財政資金。
天沙河碧道
黎培秋是部門出了名的老骨干,談到帶新人,他欣然回答:“園林綠化中心的每個部門我都待過,對各項業務都了解一些,和新同事一起干,能看到一些新思路”。他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通過“集中學、小組學、自主學”,激發年輕綠化技術人員思維,根據新人的能力和經驗逐步增加任務難度,鼓勵年輕綠化技術人員多參與專業培訓、學術研討和行業講座,了解園林綠化行業前沿動態和新技術。
黎培秋授課分享種植知識
“蓬博人才說”往期回顧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區委組織部、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