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車市的變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新能源熱到發(fā)燙,油車打到骨折,連豪華品牌都像不要錢一樣瘋狂促銷。
你隨便刷刷新聞,都是“銷量暴漲”、“價格戰(zhàn)打穿底線”、“技術革新一年頂三年”……
但說實話,看到這些,我的興奮感反而沒那么強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預感”——
車市的熱鬧,可能只是暫時的,真正大的變量,正在悄悄醞釀。
說白了,很多人會認為車市會一直這么持續(xù)下去,大價越來越便宜,性價比越來越高。
但在看來,這種情況可能“持續(xù)不了幾年”,就要變天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很核心的原因在于:沒有人能一直“賠本賺吆喝”。
你看現(xiàn)在的車市表面上是“百花齊放”,實則很多品牌已經在刀尖上跳舞。
先說新勢力,目前也就理想和領跑開始實現(xiàn)盈利,而且利潤也遠談不上“穩(wěn)”。
剩下的大部分車企,不是在“壓著成本卷”,就是在“燒錢換規(guī)模”。
再看傳統(tǒng)車企,油車市場壓力更大,不少品牌早已陷入“賣一臺虧一臺”的怪圈。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實打實的數(shù)據(jù)支撐:
根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2024年整個汽車行業(yè)的利潤率只有4.3%——
不僅低于整個下游制造業(yè)的平均水平,也低于2023年的同期表現(xiàn)。
而正常的盈利水平,放在國際車企身上,基本是這樣的:
奔馳 9.3%,寶馬 8.1%,現(xiàn)代 9.5%……
也就是說,當行業(yè)不再“靠資本硬撐”、不再“靠補貼出血”后,車的價格一定會回歸常態(tài)。
而這個“常態(tài)”,注定不會是現(xiàn)在這種“連BBA都在骨折賣”的狀態(tài)。
換句話說——現(xiàn)在的價格,不是常態(tài),是透支。
而透支,總歸是要還的。
甚至你可以類比一下之前的打車市場、外賣市場,一開始補貼拉人氣,最后價格全漲回來,而且還漲得很猛。
我個人的判斷是:
等車市把庫存清完、技術平臺穩(wěn)定后,車企肯定會猛漲價格。
特別是當它們取得“領先狀態(tài)”時,一定會加倍把虧掉的錢給賺回來!
此外,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它們的生產成本也不可能永遠處于低位。
以電車為例,最關鍵的一塊成本——動力電池,這些年已經過了一輪大起大落。
比如電池的“命門”原材料——碳酸鋰。
巔峰時期,它一噸能賣到60萬元/噸,當時一輛續(xù)航500km的純電車,起售價動不動就是二十多萬。
而到了2024年初,碳酸鋰價格一度跌到不到12萬元/噸,甚至一度觸底只剩6.5萬/噸。
這才有了“電車價格暴跌”、“卷王滿地跑”的階段性奇觀。
但問題是——這種低價能持續(xù)多久?
答案是:不會很長。
因為這不是“供給側革命”的結果,而是階段性過剩、恐慌拋售的連鎖反應。
一旦新能源車銷量再上來,需求反彈,原材料價格反手就能飆回去。
要知道,動力電池成本在整車制造成本中占比高達35%以上,
只要碳酸鋰、磷酸鐵、石墨這類原料一漲價,整車售價就得跟著抬頭。
電車尚且如此,油車的成本也沒好到哪去。
不是因為造價貴,而是銷量在萎縮,“規(guī)模效應”正在快速消退:
原本一個平臺能攤到幾十萬輛,現(xiàn)在可能只剩幾萬輛,零部件成本自然水漲船高。
這就好比開一家大飯店和路邊攤的區(qū)別,供貨渠道一縮,成本就壓不住。
到那時候,不漲價都難。
說白了——
電車的價格,是靠資源紅利在撐;油車的價格,是靠規(guī)模紅利在扛。
這兩種紅利,都不是長期的。
真正的底牌,一旦翻完了,大家就該直面“真實價格”了。
所以,給大家的建議就是:
如果你預算不高、剛需買車,又正好遇上不錯的優(yōu)惠,那就別再猶豫,盡早出手。
因為別看車市“卷得厲害”,真等紅利結束、價格反彈——
你想買的那臺車,可能連底價都摸不著了。
至于等什么新技術,那就更沒必要了。
因為你口袋里就這么多錢,有什么新技術發(fā)售了,你也買不起,夠不上。
倒不如趁著免購置稅,國家給補貼,車企搞價格戰(zhàn)的時候入手。
這樣還能撿個便宜!
當然,如果你預算充足,買車不差錢,那另說:
那你完全可以等等,再過三五年,固態(tài)電池、大模型智駕、全域高壓平臺……肯定會更加成熟。
只是價格也不會手軟,到時候拼的不是選擇,而是錢包。
說了這么多,聊這些倒不是要給大家制造恐慌,而是希望大伙認清一個現(xiàn)實:
車市從來不是一個“越來越卷、越來越便宜”的無底洞。
過去是補貼托著、資本撐著、庫存壓著,才換來這幾年“買車像薅羊毛”的盛況。
但這種熱鬧不會長久——紅利總會耗盡,價格終將回歸。
如果你現(xiàn)在剛好需要、預算也合適,那就別再指望“明年更便宜”、“后年更超值”。
因為再等等,可能真的是“車還在那,但你買不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