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4 月 22 日宣布,特朗普將于 5月 13 日至 16 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這三個中東國家。這消息一放出來,不少人都在琢磨,特朗普這葫蘆里到底賣的啥藥?
這消息剛冒頭,美國西海岸港口又炸鍋了——5 月10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西海岸港口官員9日上午透露出一個現象,在過去24小時里居然沒有一艘中國貨船啟航前往美國西海岸主要港口,這可是新冠疫情以來頭一遭!
特朗普這葫蘆里到底賣的啥藥?活脫脫“美國困境”
先來說說特朗普去中東溜達這回事。把時間調回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017年,他就打破常規,首次出訪選了中東的沙特等地。要知道,美國總統一般都喜歡先去英國或者加拿大、墨西哥這些傳統盟友或者鄰國串串門。這種“非常規操作” 背后有明確的利益驅動。沙特在特朗普到訪前承諾簽署1100 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對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來說,顯然這種“真金白銀”的交易比象征性的盟友互動更具有吸引力。特朗普嘗到了甜頭,這次重返白宮,又盯上了中東這塊肥肉。這次訪問,特朗普可是帶著“雙重任務” 去的:一邊是經濟撈金,一邊是地緣刷存在感。
從經濟層面來講,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讓這些中東國家加大對美國的投資。沙特阿拉伯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之前就許諾,今后4 年要增加 6000 億美元對美投資。但是特朗普不滿意,施壓沙特希望對美投資增至一萬億美元。
除了投資,軍售也是特朗普此行的重頭戲。美國政府在特朗普出訪前,就批準向沙特出售價值35 億美元的武器。路透社還爆料,特朗普計劃在訪問沙特期間宣布一項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軍售方案。美國那些防務承包商,像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雷神技術公司、波音公司這些,估計都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這次軍售中大賺一筆了。
再從地緣政治方面看,現在的中東局勢那叫一個錯綜復雜,巴以沖突還在持續,美國和伊朗就核問題也在接觸談判。沙特和卡塔爾在地區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沙特和伊朗已經和解復交,但關系微妙,卡塔爾是巴以沖突的重要調停方。特朗普想通過這次訪問,在巴以問題上刷點存在感,推動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這可是他中東政策的重要目標。畢竟,第一任期的時候,沙特和以色列關系因為巴以問題沒談攏,特朗普一直惦記著呢。
還有,俄烏沖突雖然跟中東不直接搭邊,但沙特和阿聯酋在里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斡旋作用。沙特甚至一度成為特朗普和普京潛在會晤的舉辦地之一。所以,特朗普去中東,也想在俄烏沖突的談判上摻和一腳,顯示自己的影響力。
這邊特朗普忙著準備出訪中東,那邊美國西海岸港口卻因為貿易政策自食惡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西海岸港口官員透露,在過去 12 個小時里,居然沒有一艘貨船從中國啟航前往美國西海岸主要港口,這可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頭一遭。長灘港、洛杉磯港這些美國最繁忙的港口,貨運量急劇下降,長灘港的貨柜量與平時相比下降了 35% 至 40%,洛杉磯港本周貨運量也下降了 31%。美國政府這關稅政策,可真是把美國經濟折騰得夠嗆。
總結
特朗普這次出訪中東,到底能不能達到他的目的,現在還不好說。中東這些國家也不傻,雖然和美國有合作,但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拿沙特來說,之前承諾的對美投資,到現在也沒完全落實。這次就算再答應特朗普,能不能真拿出那么多錢,還得打個問號。而且在巴以問題上,沙特也有自己的立場,不會完全按照美國的意思來。再說了,特朗普在訪問前搞了個 “騷操作”—— 計劃把 “波斯灣” 改名為 “阿拉伯灣”,伊朗外長譴責這是對伊朗的敵意表現。這一鬧,美伊關系又緊張了,伊核談判本來就磕磕絆絆,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港口那邊因為貿易政策導致貨運量暴跌,也給特朗普政府提了個醒,一味地搞貿易摩擦,最后受傷的可能還是美國自己。在如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不管是特朗普出訪中東,還是美國的貿易政策,都得接受時間的檢驗,咱就接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