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美談判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這一把是真的贏了,哪怕某些大殖子洗地,也無法改變,懂王認慫的事實。
現在,就來具體分析下。
中美雙方的聯合公報,寫得有些云里霧里的,不常寫時政的不容易看懂,尤其是那個取消24%的關稅。我就不逐字逐句分析了,你只需要知道,雙方做了巨大的妥協。
簡單來說,在會談前,雙方的關稅都是125%,有人說美國對中國是125%,這個不太對。因為懂王只是口嗨,說要加到145%,實際上沒有簽署命令。
145%,是一部分商品,因為2018年時,已經有不少商品被加了20%到25%。這部分和現在的125%相加,就有了145%,但達到這個數字的商品,并不多。
所以,雙方的普遍稅率,是125%。
作為交換,雙方均同意,把關稅恢復到4月2日前,也就是減少95%的關稅,也就是30%。
在4月2日,“對等關稅”公布后,中國被征收了30%,加上前兩個月,被懂王征收了20%,所以是54%。
當時,許多人還說別抵抗,抵抗了會更高,事實證明,現在是30%的稅率,比54%要低,一番抵抗后,少了24%,什么是贏?這就是贏了。
當然,美國媒體為了挽尊,會說美國對中國是30%,而中國對美國是10%,似乎我們少了20%,實際上,這也不過是美國贏學的春秋筆法罷了。
美國這30%,是算上了2月和3月,對華加的20%,而我們當時就對美國做出了反擊,也加了20%-25%,這次談判,這部分關稅我們也沒退讓,也保留了。
所以,不存在30%對10%的問題。
如果你從懂王二次上臺開始算,就是30%對30%,如果你從4月2日開始算,就是10%對10%。不管哪個角度,都是懂王認慫,和中國斗了半天,被迫回到原點。
這個結果,會讓兩類群體非常尷尬,首先是某些經濟體。
比如,三哥在“對等關稅”后一直覺得,屬于自己的偉大時代要來臨了,理由是,自己才被加了25%。
而中國,被加了34%,加上此前的20%,就是54%,那么中國產業必然外流,會外流到哪里?
印度輿論普遍覺得,非印度莫屬,因為印度關稅低,向美國市場出口有優勢。印度會躺贏,躺著實現工業化。后來,中美互相把關稅加到125%,更讓印度堅信會躺贏。
所以,印度對美國是不怎么想報復的,近期還收緊了對華簽證,生怕自己被中國企業當做“洗澡地”,真是有病。
瑞士談判結果一出,三哥傻眼了。
中美互相關稅,不過30%,而印度也被美國加了25%,就多了5%而已,毫無優勢可言。
中國抵抗,和印度不抵抗,得到的結果居然差不多,印度真是白白對美讓步了。
再比如,蛙島在“對等關稅”中被加了32%,它們島內還很慶幸地覺得,自己得到了好待遇,理由和三哥差不多,咱們比大陸的34%低,有利于吸引大陸的產業,向島內轉移。
綠營的輿論和印度類似,幾乎都認為,接下來自己要贏麻了。
瑞士談判的結果,讓蛙島頗為尷尬,因為大陸的稅率,竟然比蛙島要低幾個點,沒優勢了,不僅沒優勢,反而有劣勢。
其次,尷尬的是大殖子。
大殖子一直念叨,不能抵抗啊,美國可是甲方,甲方就是上帝,拿捏乙方輕輕松松。
結果呢?
懂王認慫了,別說大殖子想不到,我們都想不到,想不到懂王會讓步得如此干脆,證明了一個觀點,就是懂王發起貿易戰前,就沒有做多少預案。
總想著,別人看到關稅,看到制裁,就會投降,哪怕是中國,也會毫無懸念地投降。
1939年時,蘇聯曾對弱小的芬蘭,發動戰爭,蘇聯很強大,而芬蘭不過300多萬人口,很弱小,怎么看,都不是蘇聯的對手?似乎除了投降,沒有別的出路。
結果,蘇聯被揍了一頓,鼻青臉腫的。
赫魯曉夫后來在回憶時,說道,“我們的心態是,只要稍微把聲音抬高一點,芬蘭人就會屈服,如果不行,我們可以放一槍,芬蘭人就會舉手投降”。
在這種心態下,斯大林壓根沒做任何困難預案,就開戰了,直接導致慘敗,而懂王的心態,與之類似。美國可是世界燈塔,只要一道圣旨下去,誰敢不從。
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米勒,在大選前,就寫過一篇論文,論證美國只要加關稅,中國將會崩潰。
懂王“對等關稅”的依據,正是這個。難得米勒還是哈佛大學博士,就這水平,搞不好,他論文里的數據,是章家敦給的,也沒什么不可能,懂王前段時間,還引用過章家敦的話,大概意思是,中國即將崩潰,馬上要崩潰。
同時,章家敦還是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的顧問,這是共和黨內,被認為很有希望接班懂王的潛力股。所以,懂王要是拿章家敦創造的數據來決策,也沒什么意外的。
堂堂美國總統都沒預案,大殖子們就更沒有了,于是只能不停地復讀美國30%VS中國10%,像復讀機一樣。
本質上,大殖子和懂王的內心,是類似的,都覺得,工業中心沒什么了不起,再建一個不就得了?
你看看,日常大殖子是不是經常說,中國工業靠勞動力價格低?
實際上,勞動力價格早就不說工業發展的關鍵了,如果單純勞動力價格低就能成為工業中心,非洲怎么不發展?
只有不懂工業的人,才會覺得,隨隨便便就能培養產業鏈,隨隨便便就能培育一個制造業強國。
瞧瞧中國,在發展工業的道路上,吃了多少苦?傻子才會以為,工業發展很輕松,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吃苦再說。
上坡路,從來就是難走的。
而且就算你吃苦,大概率也不能成,因為工業發展的成功率,是出了名的低,實體經濟,就是極度脆弱的。
所以二戰結束80年來,真正實現工業化的,就東亞地區,其他的拉美也好,南亞也罷,都是折騰了半天,又回到原地。
動不動就產業轉移,在海外再培育一個中國,就類似于,隨便找來幾個小妖精,跟他們說,你們幾個,去把唐僧師徒干掉。
理論上,完全有可能,畢竟唐僧師徒四人,聽起來也就是四個人,區區幾個人能翻天不成?
沒有親眼見過,都會這樣覺得,只有當挨上大圣幾棍,打得皮開肉綻的時候,打得血流不止的時候,才會知道不好對付。
別說唐僧師徒,大概率,你個小妖連八戒都打不過。
大殖子再念叨,我們也不會投降,以前不投降,現在懂王認慫了亮出了血條,就更不可能投降了。
取經,不止是為了取經,還為了降妖除魔,今天橫亙在面前的,哪怕是獅駝嶺,也非過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