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0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土耳其準備建造核動力潛艇》,作者是布蘭登·韋徹特。編譯如下:
土耳其持續推進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軍事建設和現代化計劃——它的國防工業基礎可能是北約歐洲成員國中最堅實的。此外,安卡拉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其他大國在過去25年里陷入的軍事困境,從而為未來保留了實力。今天,隨著土耳其走上世界舞臺,它已有了一支快速發展的本國軍隊,并與爭取地區主導地位的宏大戰略結合在一起。
土耳其憑借不斷增長的空中力量、對地攻擊能力,以及現在日益成熟的海軍,很可能在未來10到20年內實現成為中東主導力量的宏偉目標。
以土耳其的“雷斯”級潛艇為例。這種采用不依賴空氣推進(AIP)技術的柴電動力潛艇基于德國214型潛艇的設計,是土耳其工程技術和節儉理念的巔峰之作。有趣的是,土耳其當初從德國采購首批潛艇時,曾遭到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希臘的強烈反對,因為兩國正在爭奪愛琴海的主導權。
土耳其的“雷斯”級潛艇源于2006年的一個簡單提議,后來在2008年選擇214型潛艇作為設計參考。2009年簽署建造合同,2011年生效。當然,項目過程中出現了延誤和其他情況,但該級別的第一艘潛艇“皮里·雷斯”號(如圖)于2015年開始建造,并在4年后下水。去年8月,該潛艇正式進入土耳其海軍服役。
該級別的第二艘潛艇去年開始海試,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服役。第三艘潛艇目前正在完成舾裝工作,預計明年交付。還有三艘正在建造中,預計將在2029年前逐步投入使用。
這些潛艇除了履行本職工作,還可能作為未來土耳其發展國產核動力潛艇的試驗臺。從設計這種多用途隱身潛艇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將直接適用于安卡拉夢想自主建造的核動力潛艇。
“ 雷斯”級潛艇水面排水量為1860噸,水下排水量為2013噸。艇體由高強度不銹鋼合金制成,具有耐腐蝕性,上層甲板和帆罩部分采用了纖維增強塑料,以提高耐久性。艇艏和艉部的錐形艙壁是關鍵的結構部件,它們在土耳其格爾居克造船廠建造,標志著土耳其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造船能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上面提到的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由兩臺功率120千瓦的西門子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和大容量電池提供動力。這種混合動力推進裝置,加上功率達3900千瓦的西門子Permasyn主發動機和兩臺柴油發電機,使得這些潛艇能夠保持水下潛航長達兩周時間——相比之下,傳統柴電潛艇只能潛航四天——并且能夠在不進行重新補給的情況下執行任務長達12周。
“雷斯”級潛艇下潛深度可達300米,潛航速度可達20節(約合37公里/小時),無需上浮換氣即可穿越地中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潛艇可以在中途不加油的情況下航行到美國,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操作靈活性。
這些潛艇裝備模塊化武器和傳感器套件,包括Mk48和DM2A4重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和水雷。
土耳其正在整合多種國產武器系統,包括重型魚雷和反艦導彈。它還計劃納入“旅行者”巡航導彈,一款仍在開發中的美國“戰斧”導彈的仿制版。潛艇上的戰斗管理系統由土耳其公司開發。
先進的聲吶、衛星通信、浮標天線以及多種反魚雷手段,增強了其態勢感知和生存能力。(編譯/郭駿)
一艘土耳其潛艇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航行(法新社資料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