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半世紀
宋美齡和她的秘書錢用和
她是江南才女,學通中西。1931年,她追隨宋美齡,任宋美齡秘書及國民革命軍遺族女校教務長,開始和宋美齡一起從事戰時婦女和兒童工作,從此和宋美齡相伴近半個世紀。
被宋美齡聘為遺族女校教務長
錢用和家族世居長江南岸,位于江蘇常熟縣(今常熟市)鹿苑鎮(今屬張家港市)。錢家為江南望族,錢用和的父親錢耕玉是光緒丁酉年舉人,錢用和幼時喜歡看父親坐在廳堂為鄉民做調解,眼看著雙方從氣盛到和解。鄉民走后,父親即讓她講講其中的是非曲直,錢用和滔滔不絕,說得倒也在理,父親說她“能辨是非,足見頭腦清楚”。錢用和說自己后來處世之態度和方式,得益于父親的訓誨。
從私塾畢業后,錢用和進入上海務本女子中學。后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在這里,錢用和經歷了“五四運動”并參與其中,她擔任過北京女學界聯合會會長,還與同學們創辦了女子職業學校,幫助貧困婦女學習手工技能。
1922年夏,錢用和從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并赴日本考察教育,回京后獲江蘇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校長職務。學校尚處于草創階段,前任校長兢兢業業,但校舍仍是租賃民居,且簡陋狹窄,為此,錢用和多方協調地方士紳,請其協助,并多方奔走,網羅優秀教師前來任教。
學校穩定后,錢用和受派前往美國留學。她先去芝加哥大學攻讀教育專業,后又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深造,直到1929年,錢用和學成歸來。
1930年底,錢用和回到江蘇,在江蘇省教育廳擔任編審工作,同時就近在鎮江中學代課,后來又應上海暨南大學邀請前去教課。就這樣,她來回幾地跑,卻覺得充實不倦。
1931年6月18日,這一天對錢用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那天,她剛從上海趕回鎮江,同事轉告她說陶孟晉校長來電請她即刻往南京一趟,說情況緊急。直到見到陶孟晉,錢用和才知道,宋美齡有意邀請她擔任遺族女校校務主任。
錢用和的第一反應是婉拒,她擔心自己做不好,因為自己從未和宋美齡接觸過,如何能夠配合她開展遺族學校的工作?況且當時她已經答應了暨南大學下學期的聘約。但陶孟晉堅持說服她,并要陪她一起前去見宋美齡。
當天晚飯后,她們如約到達中央軍官學校官邸。錢用和對宋美齡的第一印象是“笑容滿面,慈祥易近,美麗大方,令人起敬”。談及遺族女校職務,宋美齡說前任校務主任章繩以即將辭職,擬請她接任。錢用和當即作答:“我雖曾任女子師范校長,現在還在大學教課,但并無小學行政經驗,遺族女校系小學性質,初中只有一級,還請蔣夫人另選適當人才。”
陶孟晉也幫著從中解釋錢用和的各種擔心,但是宋美齡堅持先讓錢用和去現場參觀后再做決定。第二天,宋美齡去廬山牯嶺避暑,錢用和想再做辭已不可能,只得趕回鎮江處理諸事。
少說分外話,多做分內事
遺族女校源于北伐戰爭陣亡將士的遺孤教育,成立于1928年11月,創立校址在中山陵四方城,蔣介石擔任校長,并有董事會,宋美齡任主席校董,設有校務主任。后來學生激增,又分出女校在城內辦公、授課,宋慶齡為校長(后由宋美齡全權代理),另設校務主任,女生終年在校,無寒暑假。
錢用和曾打算維持到宋美齡避暑歸來,對學校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并請辭校職。那年秋季蔣介石母親在上海去世,錢用和被選為學校代表前去吊唁。秋后宋美齡回到南京,錢用和及時提出學校存在的諸多問題,她的詳細調查報告涉及財務管理、教學、課程改革、學生生活等方面,她發現教職員之問相互結派,很難改變現狀,非要換人不可。
宋美齡讓錢用和物色人選,錢用和推薦了北京文理女子學院畢業生陳伊璇。宋美齡當即任用其為校務主任。陳伊璇到校后,仍有不配合管理和整頓校務者,甚至有貼標語抵抗行為。錢用和再次求助,宋美齡專程從上海趕回來召集全體教職員訓話,后又停聘了少數職工,諸事才得以順利推進。
錢用和的種種用心,因為有宋美齡的器重而得以實現其教育理想。在錢用和的掌管下,遺族女校的畢業生中出了不少文理人才。
南京告危后,錢用和被宋美齡指派負責遺族女校學生的疏散。在錢用和的主持下,來來往往,百余名師生,最后無一人死傷。隨后又接宋美齡到達漢口,在這里她們成立了一個著名的組織“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員中有馮玉祥夫人李德全、馬超俊夫人沈慧蓮、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院長吳貽芳,還有史良、鄧穎超、曹孟君等名人。錢用和被推為常務理事,這一組織倡議國共合作,這一切都讓宋美齡感到滿意。
從1931年起,錢用和成為宋美齡的秘書。她的職務雖仍在遺族學校,但她要住在宋美齡位于南京中央軍官學校的官邸內。錢用和的秘書工作繁雜而細致,有時兩人還用英文對話。
每當有熟人向錢用和問及宋美齡的狀況時,她總是回答“許久未晉謁,故不知悉”。有熟人說,報紙都公開了,你還秘而不宣,不愧為秘書。她總是笑答“既知何必問我”。為此,她為自己制定了幾個原則,其中有“少說分外話,多做分內事”。
“西安事變”中見證宋美齡的沉著睿智
跟隨宋美齡期間也有很多輕松難忘的情節。有一年冬季,蔣介石下野,與宋美齡回奉化溪口祭掃,在西湖澄廬小住。時逢圣誕節,坐者有宋子文、端納、陳誠等,當時桌子上有各種色彩的紙帽,供大家選戴,紅、黃、紫都被選走了,只剩下了綠色的,大家讓給了洋顧問端納。端納戴上后,大家哄笑起來,端納也跟著笑,但他卻不知內情,還對大家說“我的綠帽子比你們的好看”,于是大家更樂了。
錢用和對端納的最深印象是他陪著宋美齡去陜西處理“西安事變”,把蔣介石安全帶回了南京。當時她陪侍宋美齡左右,見證了蔣夫人的悲痛和急切。對于這段經歷,錢用和有著更多的親歷感。
根據錢用和的記錄,蔣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從洛陽入關赴西安處理政務,而宋美齡因為在上海參加改組“航空建設會”,未能伴蔣介石入陜。當時錢用和正在南京處理遺族學校事務,忽然西安傳來事變的消息,說委員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錢大鈞受槍傷,秘書蕭乃華及隨員數人死亡,蔣介石情況如何,“因電訊中斷,不易遽悉”。
事情發生后,錢用和急與宋美齡取得聯系,并記錄下當時的大致經過:“夫人由滬趕回南京,住中山門外總理陵園委員長官舍。我往隨侍勸慰,夫人雖是悲痛萬分,但沉著睿智,周密策劃,決定冒險前往虎穴,探視委員長,我即向夫人表示愿同行供驅使。夫人謂此種情況下,不能多帶隨員,免增麻煩及精神負擔,如能成行,只攜帶侍媼蔡媽(祺貞)同住,可供使喚,謝君盛意,囑我留校駐守。只得遵命。”
錢用和回憶:“經夫人請其父執(即父親的朋友)澳人端納顧問(原為張學良摯友),同勵志社黃仁霖總干事先飛西安,探視委員長實情。并請她哥哥宋子文先生飛西安,當時張學良等已向中央提出八項要求”。
根據錢用和的記錄,“中樞接獲西安發來張學良楊虎城等通電后,異常憤怒”,并立即開會應對,當時請孔祥熙代理行政院長職務,并請行政首長何應欽執行指揮全國軍隊之職務,同時免去張學良的軍事委員會職務,交軍事委員會嚴辦,“并主張出兵討伐,轟炸,局勢非常緊張”。
但是,作為蔣夫人的宋美齡顯然不持采取軍事行動,由此與當局產生了分歧。“夫人先用疏導方法,來達到委員長的回京目的。但中樞為國家威信關系,不得不采軍事行動”。宋美齡據理以爭,后來宋美齡得到端納從西安的來電,報委員長平安,并有張學接電請宋美齡即赴西安,保證無意危害委員長,宋美齡當即應允。
1936年12月24日,經宋美齡、端納等人在西安與各方的折沖、說服并調和,終于接蔣介石從西安飛抵洛陽。12月25日,蔣介石、宋美齡安全回南京,至此,這場驚動八方的事變方告一段落。
與宋美齡相伴至八十歲
從1931年跟隨宋美齡后,錢用和仍然堅持執教,先后任教于暨南大學、金陵女大、交通大學等多所大學,到臺灣后任教于東吳大學。她兼職頗多,但始終沒有離開過宋美齡的工作范圍。
在服務于宋美齡的近半個世紀期間,她很欽佩宋的多才多藝和睿智思想,而宋則欣賞錢的一肚子學問。錢用和先后撰寫過有關孟子、屈原、中國上古文學、中國文學與思潮、中西文化的溝通等論文,其中頗有個人認知和見地。每日宋美齡晨起梳洗時,錢用和便在旁與之談古論今。
1976年,宋美齡赴美治療,錢用和繼續留守臺灣,這一年兩人都是八十歲。這一年,錢用和回顧往事引用李白的詩句“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來形容復雜的心情。她說:“我追隨蔣夫人近半世紀,等于滄海一粟,白駒過隙,渺小倏忽,微不足道,但其中經過,艱難困苦,遭遇不少,夫人遠在美國,心神無依,雖不會再有半世紀,但此后難免一日有半世紀之感也”。
1990年8月,錢用和病逝于臺北。2003年10月,宋美齡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家中去世。
來源:新周報
作者:王 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