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活躍于社交媒體的雷軍,為何突然情緒低落?
擁有2655萬粉絲的雷軍近期微博更新速度放緩,和此前單日動輒數條相比,雷軍現在甚至做不到日更。進入5月以來雷軍本月發文只有7條,其中5月11日單日兩條。真正引發關注的還是雷軍5月10日的推文。
雷軍在推文中稱:“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獲……”一向都是車展焦點人物的雷軍,出人意料地缺席了上海車展。
一個月前,小米SU7發生三人死亡事故,這期間小米的股價出現較大波動,和此前2024年全年股價漲幅高達121.2%相比,此期間的小米股價出現一定的下跌。
據《第一財經》報道,小米新推出的SU7 Ultra遭遇“維權”風波,部分準車主認為他們高價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存在虛假宣傳問題,要求無損退車。截至5月7日晚間,進行無損退車維權的人數已超過300人,小米汽車在當日晚間發布《關于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問題致歉,并給出了補償方案,但該方案或未被車主們接受,目前維權車主人數還在增加。
小米SU7質量榜單墊底?
就在雷軍發布推文的當日,中國汽車質量網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車質量排行》,在上榜的29款車型中小米SU7以239分墊底。
中國汽車質量網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的國內首家官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全國汽車產品缺陷線索監測協作網的發起單位。
中國汽車質量網是全國汽車產品缺陷線索監測協作網成員單位,是國內首家官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其性質是國家質量監督官方平臺。而小米官方至今沒有正面回應中國汽車質量網的《中國汽車質量排行》。
中國汽車質量網還指出,低于平均值的車型可能存在較高的潛在缺陷風險,較高的投訴銷量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車型的整體質量評價。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汽車質量網的《中國汽車質量排行》是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實施的《汽車產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指南》《家用汽車產品嚴重安全性能判斷指南》為依據,參考依據是該款車型的投訴故障、缺陷風險、可靠性、安全性、環保性等五個方面,主要通過百車故障率進行排行,參與評價的車輛發生的問題數除以參與評價的車輛數,再乘以100。分值越低,表示故障數越少,質量越好。中國汽車質量網強調該評估背景權威,維度覆蓋全面,測算方式有據可依。
參與評選的車型中,廣汽昊鉑以149分位列第一,而小米SU7的得分僅為239分,低于哪吒和星途星紀元的222分,在29款車型中倒數第一。
小米空調是長虹美菱造?
董明珠曾在格力電器2023年股東大會中質問:“小米說自己(空調)第一名,實際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代工),你的技術是什么?”“誰是第一,消費者心里有桿秤。”
近日,據中國家電網轉引《寧波晚報》5月6日報道,一男子在查看小米空調的產品信息時發現,制造商顯示為“北京小米電子產品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北京市。然而,空調內部的標牌顯示,其實際生產商為“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生產地址位于四川省綿陽市。部分網友調侃道:“直接買生產商品牌,省去中間商。”
曾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就長虹跟小米空調是否有合作的問題向四川長虹提問,工作人員確認長虹美菱與小米有代工合作,且小米只是眾多合作方之一。2025年4月,長虹美菱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也表示小米是重要客戶,雙方在家電產品上持續深層合作。實際上,早在2022年8月,長虹美菱就透露與小米在冰箱產品方面也有業務往來。
從長虹美菱財報數據看,2024年其營業收入約286.01億元,同比增長17.32%,其中空調貢獻營收約154.07億元,占總營收的53.87%;冰箱和冰柜貢獻營收約95.60億元,占總營收的33.43%。今年一季度,長虹美菱營收和凈利潤也均實現增長。
中國家電網文章指出,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曾在微博表示,小米空調已完成全產品線布局和全棧自研,小米空調智能制造工廠將于今年年內投產。
小米的基本盤仍然穩健
2024年全年,雷軍抖音漲粉超過2500萬,成為整個車圈擁有粉絲最多的車企大佬。憑借小米造車相關話題的助推以及小米SU7成功量產并上市,雷軍登頂全年話題人物流量榜首,成為最具個人魅力的企業家之一。
BT財經曾在2025年2月9日晚18時對雷軍的粉絲數量進行統計,此時,雷軍微博粉絲2539萬,抖音粉絲3945.4萬。而截至5月12日晚21點。雷軍微博粉絲2655.3萬,抖音粉絲4549.9萬,依然是全網粉絲數量最多的企業家,但相比2024年的漲粉速度已有所下滑。在此期間,其微博漲粉116.3萬,抖音漲粉604.5萬。而2024年,雷軍抖音漲粉超2500萬,微博漲粉超過1500萬,對比2024年的漲粉速度可以發現其關注度和吸粉度有一定下滑。
而近一段時間讓小米陷入輿情的是小米SU7 Ultra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風波”。
據澎湃新聞報道,2025年5月,一場由數百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發起的退車風波席卷全國。這起事件的核心矛盾,是小米汽車在高端車型SU7 Ultra上涉嫌虛假宣傳與宣傳過度的硬傷——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功能縮水以及車輛性能參數的刻意誤導。
小米汽車對核心賣點的精心包裝與實際交付車輛的巨大落差,帶來了這場維權風暴。在小米SU7 Ultra的官方宣傳中,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賦予“完全復刻紐北賽道原型車”“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制動系統專屬散熱通道”等技術光環。雷軍本人在直播中更是強調,內部結構也都要改,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
當首批車主拆解實車后發現,這個標價4.2萬元的選裝件內部結構與普通版無異,既無導流槽設計,也未與任何散熱系統相連。有車主用鼓風機模擬氣流測試,發現紙巾在開孔處紋絲不動。面對質疑,小米汽車在致歉聲明中將問題歸咎于“信息表達不清晰”。
根據澎湃報道,全國多地車主自發組建維權群,300余名車主聯合錄制視頻要求無損退車,更有車主委托律師啟動集體訴訟程序,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主張退一賠三。
《第一財經》報道在《小米SU7 Ultra陷“虛假宣傳”爭議》文末寫道: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近日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表示,很多國內車企和傳播“膽子太大了”,國內有些企業成立不到6年時間,就能造出來好多車,“這個對我們來講是不太理解的”。
雖然小米陷入輿情風波,但是小米的主業務表現不俗,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在2025年3月的手機激活量超越華為成為了第一。這是繼2024年11月后,小米再次在中國市場拿下單月激活量第一。雷軍在微博停更10日更新了一條微博稱“感謝大家支持”4月27日雷軍又發文稱“十年后,小米手機重回中國市場第一。”
而且小米汽車的基本盤仍在,小米汽車的銷量依舊火爆。5月1日雷軍在微博發文表示,4月小米汽車交付量超28000臺。小米SU7 Ultra 雙風道前艙蓋版 已陸續交付。4月新增34家門店,全國74城已有269家門店;全國已有132家服務網點,覆蓋全國79城。 5月計劃新增29家門店。
小米是家優秀的公司,1.3萬億港元的市值是對小米的肯定,暫時的輿情風波不會阻擋小米繼續前進,如果能處理好負面輿情,消除消費者的質疑和顧慮,或許才是雷軍情緒低落的解決之道。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無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