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趕考”的清醒與堅定
全面履行法定職責
——來自2025年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的報道
5月8日至12日,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在京舉行。
此次研討班主題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具體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神,全面履職、勇于擔當,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向黨中央和人民群眾交出滿意答卷。
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側重講政治,著眼于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2024年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側重講法治,著眼于提高政法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水平;今年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則將側重點聚焦“履職擔當”。其背后有何考量?研討班對政法領導干部履職擔當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作出了哪些新部署?
擔當作為
——扭住依法辦案的主責主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為官避事平生恥”教育告誡廣大黨員干部,強調“當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創造業績,否則是立不住的”“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應該予以嚴肅批評”。
“法定職責是人民的愿望、黨組織的要求。”研討班指出,領導干部要履職,就是要履行所在單位的法定職責。
如何履行所在單位的法定職責?研討班提出“三要”——要有敬畏之心,要時時放心不下,要有不履職就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勁頭。
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法各單位聚焦本單位法定職責,牢牢扭住主責主業,取得了新的突出成績。
“法院、檢察院扭住依法辦案的主責主業,不斷提高辦案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黨的二十大以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在全國兩會上贊成率連續三年保持高位,這是對‘兩高’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政法工作的肯定。今年‘兩高’工作報告,充分展現了扭住主責主業的成效。”研討班指出。
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央政法委研究部署工作,始終圍繞履行黨委政法委主責主業展開。特別是著重填補真空、加強鏈接,著力協調解決一個政法單位辦不了、辦不好的重點難點問題。
比如社會廣泛關注的醉駕治理問題——中央政法委與有關政法單位一道,協調推進醉駕治理工作,統一執法司法標準,有力維護了法治統一。2024年全年涉酒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2%,醉駕案件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43.8%。
對于如何正確把握黨委政法委與政法各單位的關系、進一步推動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研討班指出:“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的工作職責、職權劃分,不是多與少、深與淺、寬與窄、實與虛的問題,不是代替、重復政法各單位的工作,而是從宏觀上統籌協調政法工作,兼具指導、支持、督促等重要作用。”
好做的就做,難做的就不做;容易出彩的就做,不容易出彩的就不做;領導關注的就做,不關注的就不做;合意的就做,不合意的就不做……對于這些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研討班一言以蔽之:“這些都不是全面履職,是作風不實、脫離群眾的表現。”
研討班提出,要全面、充分地履行本單位承擔的所有法定職責,確保每一項職責都得到有效落實,不能只履行一部分,也不能選擇性履行。
198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部署推動廈門筼筜湖綜合治理,提出以“依法治湖”的法治方式解決問題。199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注重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具體信訪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示范帶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給我們樹立了榜樣。”研討班強調,作為政法領導干部,要把依法履職作為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無論是制定具體政策,還是開展執法司法,都要確保各項工作符合黨中央決策部署、符合國家法律、符合法定職責、符合工作規律、符合客觀實際。
全面履職
——要做到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政法領導干部全面履職、依法履職,是本職工作;遇到急事難事甚至風高浪急、驚濤駭浪,不推不拖、不躲不繞,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是真正的擔當。
研討班指出,這些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下,各級政法領導干部全面履職、勇于擔當,知重負重、知難克難,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擔當精神——
中央政法委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統籌協調推進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助、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工作;
法院堅持有案必立、有信必復、司法公開,以頭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辦好的精神,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檢察院深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優化案件管理,推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那么,政法干部如何不斷提升履職擔當的能力水平?研討班開出“良方”——要做到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
方向對了,路雖遠,行則將至;一旦方向出現偏離,就會南轅北轍,甚至犯顛覆性錯誤。研討班明確了政法干部要堅守的政治方向——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都要不折不扣落實,決不允許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黨中央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錘煉黨性、錘煉作風,更好地履職擔當。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研討班明確提出:“要堅持真抓實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政法工作每一項任務都是實打實的,只有抓實、抓具體、抓到位,才能抓出成效,絕不能只停留在開會、講話、批文、發文上。”
政法工作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履職擔當,關鍵還要有能力、有本領。
對此,研討班強調:“要多學負責領域的法律法規,研究工作時多查一查法律規范,推動工作時多對一對法定程序,遇到急事難事時首先把握事情的性質,找到依法處理的法律依據。要在調查研究中提升能力。要做行家里手,不做甩手掌柜。對本單位業務基本情況和基本數據,要如數家珍……”
平安之基
——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和社會大局穩定
5月12日這天,國內外發生了很多大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中美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前行路上,越是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越要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研討班強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各級政法領導干部要認清形勢、提高站位,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全面履職、勇于擔當,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方面,如何切實做到履職擔當?研討班從堅定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著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方面分別作出具體部署——
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把維護國內社會大局穩定作為標準,把捍衛國家政治安全擺在首位,落實黨委(黨組)國家安全責任制、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一仗接著一仗打,全力做好重點地區、重要節點、重大活動、重點領域的安全穩定工作;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機制,以更大力度做好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按照廈門會議部署,以縣級為重點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確保人民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要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考慮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注重人民群眾的實際感受。
這場緊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思想淬煉”,吹響了新時代政法隊伍全面履職、勇于擔當的嘹亮號角。政法鐵軍正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長卷中,寫下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新篇章。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記者:史兆琨
編輯:劉釗穎 詹鵬揚 袁瑜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