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面對美國施壓減少對華經濟往來,匈牙利經濟部部長納吉·馬頓當地時間4月28日對記者強調,匈牙利不會減少與中國的經濟聯系。他表示,匈牙利采取的立場非常務實,且美國的投資潛力無法與中國相提并論。彭博社形容,這是迄今為止匈牙利發出的最明確信號,表明歐爾班總理領導的政府不會屈服于美國壓力疏遠中國。納吉當天在首都布達佩斯對記者說,匈牙利尚未看到美國投資能夠替代中國投資的跡象。
美國拉攏匈牙利的方式,不是平等地談合作,而是動不動就極限施壓,甚至隨時毀約。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就終止了與匈牙利簽訂的1979年稅收協定,并且至今未簽署新的協定。從特朗普執政時期加征關稅,到如今頻繁變更貿易規則,美國的所作所為早已透支其國際信譽。所以匈牙利的態度只是美國不得人心的一個縮影,在這場貿易戰中,包括歐盟、日本等多個美國盟友在內,都拒絕與美方一起疏遠和孤立中國,反而更加積極地謀求對華合作。
匈牙利經濟部長納吉·馬頓(資料圖)
據紅星新聞援引《今日匈牙利》報道,繼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之后,另一家中國公司上汽集團也表示可能在匈牙利建廠。不僅如此,據報道,中國汽車品牌奇瑞也將進入匈牙利市場,奇瑞汽車已與汽車進口商Grand Automotive簽署協議,由后者負責代理在匈牙利的業務。此前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中國—匈牙利貿易投資對接會上,匈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副部長毛焦爾表示,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兩國應排除外部干擾,集中精力發展好雙邊經貿關系。匈方支持中國企業赴匈開展研發科創投資,提升兩國經貿合作水平。
在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豎起了關稅壁壘之后,中國利用這一強大的影響力來源進行了反制: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因此,美國針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已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政府似乎在其挑起的貿易戰中誤判了雙方的力量對比。當中國是美國眾多產品——僅以蘋果手機和礦物這兩樣為例——的唯一來源時,中國就能夠以極具殺傷力的方式對美關稅舉措進行反制。對稀土問題的誤判尤為嚴重,因為這直接威脅到美國的軍事優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反制美國關稅加劇而將貿易資源武器化,推進“多邊制衡”的地緣戰略,未來如果“全面封殺”稀土出口,不以申報審核等用途導向的“間接策略”,鎖定高科技軍用領域設限,放緩東南亞與歐洲民用產業相關限制,以此減少國際壓力,也能拉攏中立或親美國家,美國想構筑的產業鏈圍堵網,將因關稅政策而提早潰敗。美國軍工復合體一旦遭到威脅,間接對于波音、雷神及洛克希德馬丁等軍火大廠造成產線延誤與成本上升,肇因中國稀土管制升級,鎖喉美國戰略資源導致。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關鍵礦物專家格雷斯林·巴斯克蘭指出,當無法出口所生產的產品時,MP Materials將陷入困境。同時對于試圖獲取重稀土的美國來說,眼下也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面臨供應鏈中斷,要么去試圖談判,總之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巴斯克蘭也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的萊納斯稀土公司已經是中國以外最大的分離稀土生產商,但仍需將氧化物運往中國進行精煉。預計至少在2026年之前,澳大利亞在稀土精煉方面仍將依賴中國。
稀土礦(資料圖)
盡管特朗普政府已啟動國內稀土供應鏈重建計劃,但進展緩慢。美國目前僅有一座稀土礦,但缺乏分離重稀土的能力,礦石需運往中國加工。國防部自2020年起已投入4.39億美元建設稀土加工設施,但這些設施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實現量產,且產能仍遠低于中國。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立起相對獨立的稀土供應鏈,而這一過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戰略手段展示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強大影響力,未來的博弈將如何演變,值得各方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