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關于注冊資金實繳的最新政策主要依據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公司法》
實繳期限:
新注冊公司:自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新注冊的公司,股東承諾的出資時間不能晚于公司注冊之日起五年內。例如,公司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成立,那么股東應在 2030 年 1 月 1 日前完成實繳。
存量公司:2024 年 7 月 1 日前已注冊的公司,政策給予了一定的緩沖期。這些公司需要在 2027 年前將出資年限調整為五年,最晚實繳時間不能晚于 2032 年 6 月 30 日。
增資公司:無論是新注冊還是已注冊的公司,新增注冊資本的實繳也需在五年內完成。
出資方式: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使用固定資產、知識產權、債權、股權或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不過,非貨幣財產出資應依法評估作價,核實財產價值,避免高估或低估作價導致的風險。
如果公司未按時完成實繳,公司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出資的,將面臨嚴厲的處罰1。公司登記機關將責令改正,并處以 5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虛假出資或者未出資金額 5% 以上 15% 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處以 1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的罰款。
當公司被注冊資金實繳 “卡脖子” 時,不少老板會糾結:到底是選擇減資,還是直接注銷?這兩條路看似都能解決問題,但實際差別很大,企業得根據自身情況慎重做決定。
減資可不是去工商局改個數字這么簡單。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就像搭積木,每一步都不能錯。首先,需要召開股東會,經持股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東同意才行;接著要整理清楚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然后要挨個通知公司的債主,還要在報紙上刊登減資公告,給債主們留出足夠時間提出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的要求;最后,完成這些步驟才能去辦理工商變更登記。這里面,保護債權人的程序是關鍵,一旦疏忽,就容易惹上麻煩。
要是公司已經不營業了,甚至資不抵債,注銷可能是更徹底的辦法。但注銷不是關店走人,它意味著公司這個 “法人” 徹底消失,而前提是必須完成清算。舉個例子,有家餐飲公司停業后,股東沒走清算程序,直接把剩余資產分了。結果債權人把公司股東告上法庭。最后,法院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條判決,股東們要共同承擔未還債務。所以說,注銷公司一定要按規矩清算,不然股東自己就要 “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