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暖杏壇,湄公河畔拓新天
——讀楊鎮華《一方天地》有感
文/楊旭玉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柬埔寨湖南總商會常務副會長、華清教育集團董事長楊鎮華先生的教育文集《一方天地》,近日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中柬兩地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捧書靜讀,我不禁為楊鎮華先生深邃的教育智慧、高遠的育人格局、豐富的執教經驗而折服。我與楊鎮華先生相識六年,對其卓犖的文筆亦欽佩不已,商界精英中人鮮能及之。讀完全書掩卷沉思,萬千感慨浮于筆端,疾索楮墨,以抒情致。
楊鎮華先生有著感動世人的大愛情懷。在易喜生先生的序言中,提到楊鎮華先生熱愛社會公益,心系故園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做了一些堪勒青史的善事:捐贈價值88萬元的4000棵樹苗;捐贈90萬元,對灑溪古村進行修繕;耗資21萬元,組織文人雅士編寫《美麗茅渡我的家》一書,講述茅渡人自己的感人故事;組建茅渡鄉商會,對茅渡鄉產業發展進行指導;建立茅渡鄉助學獎勵基金會,對考上本科的學生每人獎勵兩千元;出資組織每年重陽節舉辦的由80歲以上老人參加的百人宴;出資舉辦鄉村豐收杯籃球賽,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出資16萬元,建設了茅渡鄉七個村的鄉村文化基地;利用自己的人脈,為茅渡鄉進行招商引資。
在本書另外一些文章里,還提到楊鎮華先生關愛學校的貧困孩子,免除他們的學雜費用、伙食住宿費用,直到他們完成高中學業。據不完全統計,楊鎮華先生自辦學以來累計資助貧困學生近千人,這些學生知恩圖報,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不少都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對這些學生來說,楊鎮華先生是他們的“楊爸爸”。逢年過節,他們或親自提著禮物上門拜訪,或發送溫馨祝福短信,用楊鎮華先生自己的話說,這就是他辦學近三十年最大的一筆財富。楊鎮華先生從大山走出,深知山里孩子的艱辛,他用這種方式回饋桑梓,助力當地政府培育英才,幫助貧困家庭減輕負擔,這份淑世濟民的大愛情懷,是照亮世人前行的璀璨燈塔。
楊鎮華先生有著潛心教改的思考精神。在本書的第三篇章“諄諄扶掖”中,不少文章流露出他潛心教改的思考精神。作為民辦教育創辦者,他與其他“老板”不同,并非雙眼緊盯錢袋子的老總,而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引領教改的將軍。在《教不思改,故步自封》這篇文章里,他告誡一線教師要敢于多方嘗試,不要拘泥于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方法。當前的教育生態與二十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果教師的授課思維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形勢,將突破不了教育生涯的瓶頸。在《換一種方式,讓教育之花綻放》中,他通過大量的觀察調研,得出課堂效果差強人意的結論,便對老師們提出要求,務必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這便是真知灼見。
在《育桃李之路:執四寶,避四害》這篇文章里,從樹立目標、策略領航,到沉淀反思、總結得失;從掌握方法、循序漸進,到付諸行動、逆襲可期,每一條建議的可操作性都很強,均是楊鎮華先生反復思考得出的理性認知。而在《華清歲月:教育長河中的堅守與奮進》中,楊鎮華先生提到了曾經創辦過的校刊《華清教育》雜志。他高度評價《華清教育》,稱其為洪江市教育系統極具影響力的精品刊物,號召廣大師生踴躍投稿,這也是他本人潛心教改的重要體現。一本校刊就是學校的文化平臺,是學校對外宣傳展示形象的有效載體,而他鼓勵師生投稿讓他們愛上寫作,也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楊鎮華先生有著扎根大地的淳樸氣質。楊鎮華的教育事業能夠沖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他“扎根大地的淳樸氣質”也是驅動其發展國際教育事業,鑄造一流教育品牌的磅礴動力。在《稻花香里說豐年:華韻實驗學校的勞動教育之歌》這篇文章里,就細致地描寫了華韻學子下地勞作、體驗豐收的場景。這便是楊鎮華先生辦學的高明之處。揆諸當今中國的教育界,絕大部分的學校將孩子的分數視為“無上法寶”,家長也以各類升學率來考量學校的優劣,卻無視孩子的道德品行培養、體質體能提升、禮儀規范養成、閱讀思考拓展等,何其悲哉。楊鎮華先生讓學生挽起褲腳,下到稻田干活,讓學生體會父母之艱辛,從而生起濃厚的感恩心,這就抓到了教育的關鍵。
在《稻穗垂哀思,豐碑鑄忠魂》這篇文章里,楊鎮華先生帶領著全體師生,來到安江農校紀念園,向袁隆平院士的雕像敬獻鮮花,表達哀思。袁隆平院士從高校畢業以后,在安江農校工作了37年,也正是在這片熱土上他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讓稻作文明走向全世界。楊鎮華先生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全體師生做人不能忘本,要銘記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鞭策自己在進德修業的過程中披荊斬棘,取得成功。楊鎮華先生是感情純粹的孝子,來柬埔寨辦學后,他將其先考先妣的遺照置于專辟的孝思堂內,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通過這樸素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感念。緬懷英雄,致祭先人,也是他“扎根大地的淳樸氣質”的體現,庇佑他在未來的教育事業上行穩致遠。
現今,楊鎮華先生已在柬埔寨金邊創辦了華清國際學校,憑借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教學經驗、科學的管理理念以及協作的教師團隊,辦學不到一年便聲名鵲起,贏得金邊市教育局等部門的高度認可。《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于立德,楊鎮華先生踐行古圣先賢“大孝終身慕父母”的教誨,獻身公益捐資助學;于立功,他躋身柬埔寨湖南總商會管理層,成功創辦華韻實驗、華清高中及華清國際學校等多所學校;于立言,《一方天地》便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古語云,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楊鎮華先生高瞻遠矚,行補于世,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作品精編付梓,以饗讀者。我們無限期待。
(楊旭玉:優秀旅柬華僑、著名湘土作家,出版作品有《湘土文心》《湘土琢玉》《湘土吟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