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賴清德為首的臺灣當局接連遭遇“暴擊”。
先是巴基斯坦使用殲-10EC擊落多架印度陣風戰斗機,這一舉動讓臺軍錯愕不已,因為他們裝配的 F-16V、幻影 2000等主力機型在性能上還不如陣風戰斗機,所以若面對解放軍更先進的殲-20、殲-35只有挨打得份兒。
緊接著中美發布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均大幅削減關稅,使其回歸正常水平。反觀臺灣當局,為讓特朗普網開一面,竟把“護島神山”臺積電拱手送給美國。臺知名學者蔡正元直言不諱地表示;臺當局要自己想清楚。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仍在繼續推行他的“臺獨路線”。日前,他在接受《日經亞洲》采訪時呼吁建立“非紅供應鏈”,制衡大陸不公平貿易。
并且,由于日本在半導體領域中有多個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所以賴清德又建議日本在局勢不斷變化的印太地區扮演領導角色。
再聯想到賴清德的此前“日本有事就是臺灣有事”等極端言論,不難猜測賴清德真正目的,即拉攏日本一塊對付中國大陸。
這還沒完!綠委最近正在臺立法院強力推動對‘安全法’等一系列相關修法,要求設立所謂的‘安全專業法庭’。
修法草案將 “安全” 定義無限擴大,甚至將轉發大陸信息、支持兩岸統一的言論都列為 “危害安全” 行為,最高可判處 7 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安全專業法庭”名義上是保護臺灣安全,實際是為便于審判政治對手和統派人士。
在外界看來,“安全專業法庭”其實就是《反滲透法》的具體體現,民進黨急于推出,一方面可恐嚇統派人士,阻止他們在臺島散播有關兩岸統一的思想和言論;
另一方面也在阻嚇國民黨人士,要知道國民黨內部中不少大佬是支持“九二共識”的。一旦他們的某些表現讓民進黨感到不滿,很可能遭到“安全專業法庭”的審判,整個過程又快又迅速,讓被審判者無反應時間。
此前國民黨 “立委” 翁曉玲因公開表示 “我們就是中國人” 被告綠營告發,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而殲-10EC擊落陣風戰斗機后,賴清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而是強調“美國對臺灣的支持”。
果然,5月12日臺軍在在屏東縣九鵬地區測試了“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該系統是臺灣當局從美國高價采購的,總計29套,目前已經交付11套,配備的MGM-140 陸軍戰術導
綠媒側翼將“海馬斯”視為克制“反登陸作戰”的利器,可有效阻擋解放軍登陸臺島。先不說“海馬斯”性能如何,單是如何使用這塊就讓臺軍非常尷尬。
據悉,此次試射要求三輛發射車同時發射,結果兩輛發射車失敗,只有1輛成功。事后,臺灣當局辯稱只是信號異常,很快就被排除了,綠媒更是將這一故障描述為 “增進排除故障能力”,但引發群嘲。
試射頻繁故障其實暴露出臺軍的一個重大軟肋和缺陷,即兵力不足導致臺當局匱乏專業士兵,只能由調集其他兵種充數,導致裝備維護和操作水平大幅下降。
更讓臺灣當局尷尬的是, 臺軍試射時正好遇到解放軍在臺海執行任務。
按照臺灣訪問部門的說法,解放軍總計出動了30多架戰機,包括殲-16戰機、轟-6K轟炸機和空警-500,也有最近火爆全網的殲-10C。另外還有10艘軍艦,在附近海域航行。
面對“陣勢龐大”的解放軍海軍編隊,臺灣防務部門如坐針氈,臺軍的屏東縣九鵬基地更是亂成一團。
海馬斯火箭炮實彈射擊被緊急叫停,或是擔心發射車被發現,又趕緊將其轉移到了隱蔽區域。軍事專家指出,“海馬斯” 雖在俄烏沖突中表現亮眼,但其射程偏短、生存力脆弱,面對解放軍的全方位壓制,戰時很難發揮作用。
有人分析認為,大陸此時突然出動軍艦、戰機在臺海演練,有可能就是針對臺軍試射海馬斯爾來的,以此釋放強烈的威懾信號。
賴清德當局的一系列行為,完全是在把臺灣往火坑里推。他們以為依靠外部勢力就能實現“臺獨”幻想,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為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也必將以失敗告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