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重慶三峽學院發布“防火墻及DNS設備采購中標(成交)結果公告”,1臺普聯“TL-R473G”的設備中標價75萬元。有網友指出,該款設備實為路由器,網購平臺售價299元。5月11日,重慶三峽學院回應:采購終止,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這一令人咋舌的采購鬧劇,從被網友質疑,及時終止采購,到發布說明,態度是積極的。但是,事情發生到現在,仍有諸多公眾關心的疑問有待解答。
首先,資質明顯異常的公司,為何能堂而皇之進入政府采購流程?
據工商登記信息,原擬中標方“豐都縣洪正商貿有限公司”近三年社保參保人數為零,注冊地址為村民家并非辦公地址,既無網絡安全資質,也無相關履約記錄。這樣的企業是如何通過資格審查進入采購流程?難道政府采購系統的資質門檻形同虛設?
其次,一個市面售價不過299元的路由器,如何被認定為滿足“防火墻”技術標準?
學校招標文件明確要求具備防火墻與DNS功能,這類設備在市場上的價格通常以萬元計。然而中標產品,僅具最基礎的網絡轉發功能。評審專家是如何“評”出其合格的?流程中是否存在走形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操作?
第三,采購代理機構重慶市政府采購中心是否盡到把關責任?
作為整個項目的組織者與監管者,采購中心有義務對供應商資質、報價合理性及產品匹配度全面審查。如此離譜的中標結果堂而皇之發布,是否說明其在資格審查與談判組織中存在重大疏漏,甚至失職行為?
第四,為何75萬元采購項目未采用公開招投標,而走了競爭性談判程序?
防火墻等網絡設備通常金額高、技術復雜、通用性強,應優先采用公開透明的招投標方式。但該項目卻采用了僅限三家企業參與的競爭性談判,疑似存在“圍標”“串標”行為,卻未被系統預警機制發現。
總而言之,公眾想看到的不是簡單的叫停,而是徹查到底。重新招標只是第一步,更需要調查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嚴肅整頓招投標全過程,問責相關涉事方,讓每一分公款都花在陽光下。否則,今天被叫停的是2800倍虛高的路由器,明天流失的可能就是公眾對招標采購的信任。
撰文|李哲 主編|李錦 審核|朱宗威 *文章為主編有態度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出品 | 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