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圈傳來噩耗,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句話。
今天說一個最新的噩耗,前途一片光明的著名健美運動員被抓,動態(tài)全部僅自己可見。
這幾年,健身成了顯學,而大家也紛紛開始鍛煉,而在另外一個健美的圈子,相信大家也都接觸過。
最近,一條名為“健美的盡頭是踩縫紉機”的視頻突然爆火,視頻里沒有卷腹、沒有硬拉,是一名最近很火的健美運動員被抓。
他是前途無量的一位選手,已經(jīng)奪得職業(yè)卡,并且準備沖擊奧賽,體型在國內非常有統(tǒng)治地位,而現(xiàn)在只能“囚徒健身”了。
原因?賣類固醇。
主頁已設置為私密賬號。
如果你還以為“吃點藥練得快”沒什么大不了,那你真的低估了這玩意背后的黑暗和代價。
類固醇,不是健身捷徑,是違法紅線
先講個之前健身圈特別火的事事。
2020年,江蘇泰州帽子叔叔查獲了一處“健身藥品”窩點,抓獲五人,現(xiàn)場繳獲類固醇注射劑500多瓶、藥片1萬多片。更離譜的是,這些藥物都是“手工自制”。
制作過程你可能想不到——
墻皮發(fā)黑的出租屋、地上堆著垃圾、罐裝液體混著粉末被倒進發(fā)黃的量杯,再用吸管灌進膠囊殼里封裝成“增肌神藥”。
你以為自己吃的是“科技健身”,其實吃的可能是垃圾桶里來的毒藥。
而這群人并不是“大奸大惡”的壞人,他們大多和你我一樣,是從健身愛好者一步步走偏的普通人。
為什么類固醇這么“香”?
答案其實很簡單:快。
在健身這條本應靠毅力、飲食和時間慢慢積累的路上,有人按下了“加速鍵”。
他們發(fā)現(xiàn),用類固醇可以在幾個月甚至幾周內讓肌肉線條暴起、體脂驟降,別人一年練的效果,自己幾針就能達到。
這誘惑,太致命。
尤其是在一些健身博主的帶動下,“吃藥變形”的現(xiàn)象成了公開的秘密。他們把類固醇包裝成“營養(yǎng)補劑”、“科技健身”,甚至鼓吹“三分靠練,九分靠藥”。
可惜,屏幕前看起來英俊挺拔的肌肉男,現(xiàn)實中可能正在被內分泌紊亂、肝腎受損、甚至X功能衰退反噬。
藥不是萬能的,“吃藥練”也能吃出罪名
很多人不知道,使用類固醇尚且存在健康風險,但販賣、制造、轉售這些藥物,是赤裸裸的違法行為。
比如那個自學制藥的祝某,在網(wǎng)上學習配方,自制類固醇,還通過網(wǎng)絡銷售,三年獲利200多萬元,最終被判非法經(jīng)營罪。
再比如東北的“藥王”于磊,朋友圈曬邁巴赫的背后,其實就是靠賣藥賺來的高利潤。甚至在被記者問到能否提供類固醇合成方法時,他還大方地說“錢到位就行”。
而他的工廠,根本沒有合法的人用藥生產(chǎn)資質。連工商信息都查不到,卻自稱“全國最大、最正規(guī)”的健美藥廠。
這不是灰色地帶,這是徹底的違法。
一旦落網(wǎng),則基本入獄,連“健美人生”都可能斷送。
更可怕的,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毀滅
你以為只是違法?不,只是開始。
類固醇不僅擾亂人體激素平衡,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
肝臟損傷
心血管疾病
激素依賴
情緒失控
X功能下降甚至不育
更有甚者,有人因為斷藥后情緒失控、焦慮抑郁,直接做出極端行為。
這些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案例中一個又一個倒下的身影。
這也是為什么健身圈長期傳來噩耗的原因!
人家靠健美為事業(yè),為了奪金牌,咱們不討論,而一般人僅僅是鍛煉身體,千萬不要碰!!
健身,不該成為自毀的出口
我們總說健身是自律,是正向生活的體現(xiàn)。
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用藥物把身體“雕刻”成商品,那它可能只是一場“速朽的虛榮”。
在鏡頭之外,許多“完美身材”的背后,是用健康換來的代價,是踩著法律邊界狂奔的賭博。
真正的強大,從來不是一身肌肉,而是能控制欲望、堅守底線的自我。
如果你身邊有人開始對“黑市藥”感興趣,請把這篇文章轉發(fā)給他。
如果你正被社交媒體上那些“變形男神”鼓動,請給自己一個忠告:
任何真正值得擁有的身材,都值得被耐心雕刻。
別用一年練成的身材,換十年牢飯;也別把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交給販藥的騙子。
記住一句話:
健身,是讓你更好地活,而不是更快地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