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會感覺身體各方面機能開始退化,身材不知不覺發胖,精力狀態也會大不如前。35歲后的人,如何抵抗衰老速度,保持逆齡狀態呢?
人到中年,健身鍛煉是不可或缺的抗衰老運動,不但可以抵御肌肉流失,讓你保持年輕體態,還能強化心肺功能,有效提升免疫力,達到抗衰老效果。
35歲后的人,多練這4種抗衰老運動:
1. 球拍類運動
常見的羽毛球/乒乓球/網球都是球拍類運動,這類運動需要左右跑動+揮拍動作,可以增強四肢協調性,預防跌倒骨折。
不僅如此,球拍類運動需要你快速作出反應,預判球的反向,可以有效也能延緩衰老速度,降低老年癡呆風險。
每周安排2-3次球拍類運動,每次40-60分鐘,可以釋放壓力,提升心血管健康指數,并且延長預期壽命。
2. 抗阻力訓練(啞鈴/彈力帶/自重)
30歲后肌肉會逐年流失,每十年流失3-8%肌肉,若想要對抗肌肉流失,就要多做抗阻力訓練。肌肉可以更好的保護骨骼,降低瘦身幾率,肌肉的生長可以提升基礎代謝值,抑制脂肪堆積。預防跟改善中年發福問題。
初學者進行抗阻力訓練,可以從低負荷或者徒手訓練開始,選擇復合動作可以鍛煉身體多個肌群,提升增肌效率,建議每周安排3次全身性的抗阻力訓練,每次30-40分鐘即可。
幾個黃金動作推薦:
- 深蹲(保護膝關節)
- 俯臥撐(改良版:跪姿或撐墻)
- 平板支撐(鍛煉核心肌群)
- 礦泉水推舉(鍛煉肩部肌群)
每個動作進行4-6組,每組12-15次。
3. 快走
對于缺乏鍛煉,體重超標或者肥胖的人來說,快走是最佳的有氧運動選擇,對關節比較友好,更容易堅持下來,每天快走40-60分鐘(5-6.5km/小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病風險。
容易失眠的人,晚上進行快走鍛煉可以釋放壓力,放松身心,有效改善睡眠質量,平均壽命也會得到延長。
初學者可以分為2個30分鐘完成,快走一段時間后,可以升級一下快走方式,比如快走結合慢跑,燃脂效率會大大提升,或者反向行走,每天倒走5分鐘,強化臀腿平衡力。
4. 游泳
游泳是水中的運動,對關節友好,在水中行走15分鐘相當于是陸地行走30分鐘消耗,適合超重/關節炎人群。
水中活動,水壓相當于「天然壓力襪」,促進靜脈回流(預防下肢水腫/靜脈曲張),水中阻力使呼吸肌負荷增加3倍,可以增強肺活量,讓心肺功能得到強化。
50歲后開始游泳的人,生理年齡比同齡人年輕8-10歲。建議,不會游泳的人可以選擇水下踮腳走,可以強化踝關節穩定性,會游泳的人可以選擇25米自由泳沖刺+30秒仰漂休息(循環8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