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杰!在中國越來越強大的背景下,同在亞洲版圖的日本,是時候該為自己國家的前途重新考慮了。
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近日在北京接受澎湃新聞專訪,相關核心內容我已經為大家摘讀出來了。今春以來,中日通過密集高層交往釋放穩定信號:
2025年3月,中國外長王毅訪日并主持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達成20項合作共識,涵蓋綠色發展、供應鏈穩定、銀發經濟等領域。
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4月訪華轉交石破茂首相親筆信,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計劃率團訪華,延續執政黨交流機制重啟后的對話勢頭。
中國現有超1萬家日企,在華經營面臨激烈競爭,但被視為“全球競爭力練兵場”。中日韓同意加快自貿協定談判,共同反對單邊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中國赴日游客恢復至疫情前73%,2025年有望突破1000萬人次;但日本來華人數未達預期,簽證便利化措施(如中國單方面免簽)尚未完全扭轉失衡。
大阪世博會成重要契機:中國30個省市舉辦活動周,7月11日設“中國國家館日”,推動民間互動與地方合作。
面對美國對日24%關稅威脅,日本采取“雙軌策略”:一方面與美磋商維護規則秩序,另一方面尋求與中韓協調立場。
金杉憲治強調“對美對華外交需動態平衡”,既鞏固日美同盟,又深化中日經貿依存關系,尤其在供應鏈安全領域探索合作空間。
中日輿論調查顯示,雙方超50%受訪者仍存負面認知。金杉憲治指出,需通過具體合作成果(如養老項目落地)逐步改善民意,并呼吁媒體、企業共同參與。
總的來說,當前中日關系呈現“政經雙軌并進”特征:高層互動重建信任,經貿合作務實推進,但民意基礎脆弱性、美國戰略壓力及歷史遺留問題構成三重挑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于5月12日記者會上,對中俄聯合聲明中敦促日本"同軍國主義徹底切割"的表述提出反駁,聲稱日本"二戰后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并指責中俄的批評"毫無根據"。林芳正還稱中國軍事活動是"國際關切事項",俄羅斯對烏克蘭行動是"動搖國際秩序的暴行"。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5月13日記者會上作出回應:
明確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期間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亞洲受害國人民造成深重災難,強調正確歷史認知是中日關系政治基礎。
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提出三項要求:
1、日本需深刻反省歷史罪責,與美化侵略行為徹底切割。
2、認真吸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3、以實際行動取信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中國外交部5月13日明確劃出紅線:"任何外部勢力介入臺海都將付出沉重代價",要求日本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
日本近期行動已突破"專守防衛"憲法限制,其戰略本質是通過制造危機綁定美國、突破軍備限制,并在中美博弈中謀求"戰略自主空間"。中方將持續以"軍事威懾+法理斗爭+經濟反制"組合拳維護主權。
總之一句話,臺海問題不容商量,勸告日本不要在臺海問題上“惹是生非”,否則后果是日本承擔不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