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意思旅行社》將老年人的復雜經歷以更溫和的方式呈現,不盲目地為年輕人提供確定的方法論,而是為他們展開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到老年人所擁有的豐滿旺盛的生活欲望和寬闊包容的心態,或許即是打破“衰老”恐懼的最佳方式。
作者:條形碼????????????????????????????????????????????????????????????????????????????????????????????????????????????????????????????????????????????????????????????????????????????????????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和一群老年人一起旅行,這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想必是一項身心備受折磨的“酷刑”。畢竟,老年群體和年輕人之間,似乎存在著難以消弭的代溝。而如果一檔綜藝節目主打的就是陪著老人們出游,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心愿,恐怕會在一開始就“勸退”不少年輕觀眾。
但出乎意料的是,芒果最新推出的旅行綜藝《老有意思旅行社》,雖然剛剛開播幾期,卻走出了一條差異化路線。
原本以為老年人的旅行綜藝一定十分乏味,但沒想到嘉賓們個個網感強還愛八卦,比年輕人還要放得開;原本以為節目中會出現不少其樂融融的合家歡,但其實節目不“上價值”,也不強行制造沖突,而是用反常規的思路打開老年群體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人生百態。
而透過這檔綜藝,其實也能窺探出年輕人對于老年群體懷有的刻板印象,甚至于往更深處望去,年輕人恐懼衰老,也因而回避了去了解老年群體的可能。
事實上,在當下銀發經濟潮來襲之際,關注老年群體,最終便是在關注我們的未來,是通過觀察他們的現在,來望向自身。正如吳克群在節目中所言,“老去不可怕,老可以很有意思”,而這便是《老有意思旅行社》的妙義。
當附著在老年群體身上的刻板印象被逐層消解
《老有意思旅行社》的第一大看點,便是長久以來大眾附著在老年群體身上的刻板印象,正在一點一點被嘉賓們逐層打破。
相比于記憶中古板嚴肅的長輩們,《老有意思旅行社》的嘉賓們在節目伊始就與年輕“社員”迅速“破冰”,隨后更是通過詢問八卦隱私的方式,進一步拿捏年輕人,主打反差感和差異化兼具的人設。
首先被消解的即是關于老年群體“古板保守”的刻板印象。
作為嘉賓里十分有記憶點的一位,60歲的黃慧卿,精神狀態像20出頭。無論是自我介紹時打趣自己的名字是“會親”,還是在吳克群苦惱自己不知如何與父親相處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假扮”他已經過世的母親——“沒有關系,幫他找個阿姨好好照顧他”——比起年輕人,她的姿態無疑更加舒展。無所畏懼,自由恣意,便是黃慧卿的人生格言。
她在寫給自己的一封信里,吐露出自己未婚未育的現狀,即便會感到孤獨,但她仍然熱衷于單身生活,熱衷于在60歲時開啟新的未知旅程和事業。
事實上,黃慧卿的人生經歷堪稱勇敢,在40多歲時毅然決然更換賽道,成為一名廣告演員,在演出中體會百味人生。這種人生閱歷的豐富和開放的心態,恰恰消解了外界對老年群體的偏狹印象,老年人,同樣能有趣有梗。
同樣被外界重新認知的,還有老年群體對于婚戀的態度。一直以來,無論是個體的成長環境,還是社會場域內的流變,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總是下意識認為,老一輩人的婚戀觀是保守的、傳統的,她們被婚姻規訓,也會用這套規則規訓自己的兒女。
然而,84歲的蔡貴美和57歲的鄭孫鳳這對母女,卻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鄭孫鳳在給母親寫的信里提到,她被婚姻折磨多年,好不容易決定離婚,卻因為債務問題而猶豫不決。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一向十分傳統的母親,卻是她在婚姻里唯一的支持者,在得知鄭孫鳳的債務后,蔡貴美毅然伸出手,向女兒提供援助。
蔡貴美不太擅長用言語訴說母愛,更因為不識字,缺少了與女兒用文字溝通的機會,但那種對于女兒的無聲支持,仍然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正如鄭孫鳳所言,蔡貴美是傳統社會里隨處可見的女性,她遵循父親、丈夫、兒子的規訓,但她身上同時又保有對同為女性的女兒的理解與保護;即便她未曾了解過女性主義和女性的聯結,但她仍然在用母親的本能,消弭父權話語體系下,母女關系存在的抵牾。
同樣的,在蔡貴美身上,我們亦能窺見刻板印象之外的鮮活與個性,節目里,吳克群等人打趣道要給她介紹男朋友,蔡貴美沒有抗拒,而是捧腹大笑,用淡然的態度讓嘉賓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自然明快。
從這一點上來看,《老有意思旅行社》之所以能夠做到逐層打破老年群體身上存在著的刻板印象,便是因為老年嘉賓身上存在強有力的自我意志,這種意志隨之演變出的便是巨大旺盛的生存欲望和寬闊包容的心態。
讓代際矛盾,離開情緒宣泄,進入溝通通道
在《老有意思旅行社》中,老年嘉賓與年輕嘉賓之間的互動,成為了節目情感價值輸出的重要環節;也從而創造了節目的第二大看點,即對代際矛盾的深入碰觸。
吳克群、黃齡、斯外戈等年輕嘉賓,在先導片中就直接點明自己參加節目的原因。
吳克群因為母親患癌離世,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知道如何和父親交流;更因為在母親去世后偶然翻到她PS的到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生出對母親的愧疚和遺憾。想要通過發起這檔節目來變相給予自己心理安慰,成為了他來到這里的原因。
而斯外戈與父母之間,相較而言,更為冷淡。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沒有感受過人們以為的偏愛,相反的,父母將改善生活狀況的愿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金錢成了他們之間唯一的維系。因此,他坦言自己從未感受到過家人之愛,也無法理解老年嘉賓與自己孩子之間親密的相處模式。這種情感的真實流露,也讓年輕觀眾感受到了代際之間最令人無奈的隔閡。
事實上,年輕一代的“斷親潮”由來已久,斯外戈并非是孤例,而是部分年輕人的縮影。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與年輕個體身上具備的高敏感特性,也讓包餃子式的HE結局,完全不適用于代際矛盾這一社會議題。
所幸,節目并未朝著這個方向邁進,而是讓年輕嘉賓和沒有血緣關系的老年嘉賓坐在一起交流,隔絕了情緒的上頭,也就有了敞開心扉的契機。讓年輕嘉賓正視自我的付出,先與自我和解,才能嘗試消弭代際矛盾。
事實上,老年嘉賓中的蔡貴美和鄭孫鳳母女,本身就好似一對撕開代際矛盾真相的先例。在鄭孫鳳原本的設想中,母親一直都是傳統保守的形象,不可能理解她離婚的決定,然而,蔡貴美卻并未用婚姻和世俗規則束縛她,而是希望她做一個反傳統的獨立女性。
這樣微妙的反轉,其實也昭示出了一個道理:代際矛盾也許十分尖銳,但并非全然無解,溝通、探索、碰撞,都能夠有效地消解矛盾。
無論是圍繞如何與父母敞開心扉,如何用言語和動作傳遞愛,還是深刻探討生育對于個體和婚姻家庭的影響,節目都通過老年嘉賓和年輕人之間的碰撞,展現出年輕人與年長一輩和諧共處的可能。
這種不刻意的煽情方式,讓觀眾在快樂中潸然淚下。而這種情感的輸出,不僅讓觀眾感受到個體與家庭聯結的必要,也能引發人們對于代際關系的新維度思考。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塵埃落定,銀發經濟浪潮也已經悄然興起。老年群體的心理需求和消費能力逐漸受到更多的關注。
在短劇領域,圍繞老年群體展開的婚戀、情感題材,數據火熱;而連長劇也開始大膽嘗鮮,前不久播出的《我的后半生》,討論度和收視率都證明了,這一領域尚處藍海。在這樣的背景下,《老有意思旅行社》的出現,無疑是綜藝領域,一次大膽的創新和嘗試。
節目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旅行目的地打卡和互動環節,讓老年嘉賓們充分展現了自身的有趣、開放和包容的人生態度。這種差異化的內容輸出,可以更自然地引發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重新認識和關注。
而在老齡化社會已成定局的當下,如何與衰老共處,也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終將面臨的人生議題。《老有意思旅行社》將老年嘉賓的故事和經歷以一種更溫和的方式呈現出來,不盲目地為年輕人提供確定的方法論,而是為他們展開一種全新的視角和可能。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