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文化館策劃“墟街有戲·流金歲月音樂會”,讓百年騎樓街化作沉浸式文化劇場。
珠海市開展“趣享粵語游園會”活動。
陽江市開展“五一樂翻天·非遺在身邊——非遺進景區活動”。
日前,2025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幕,廣東各地文化館通過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文藝演出、展覽沙龍等活動,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論是在文化館(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城鄉廣場、社區草坪、農村小戲臺還是景區商圈,海量優質文化資源“包郵”送到你身邊!
輔導培訓、藝術課堂任君選擇
來文化館邂逅文藝之美
活動開啟首周,各地文化館緊緊圍繞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板塊,通過輔導培訓、藝術課堂、沉浸式體驗等多種形式,為廣大群眾帶來了充滿驚喜的美育新體驗。
茂名市文化館舉辦“藝術課堂”(第一期)公益培訓,開設少兒硬筆書法班、少兒舞蹈班、少兒創意美術班、成人廣場舞、成人識譜班等10個藝術類班別。梅州市文化館發起“客都藝術公益課堂”特別企劃,邀請全市熱愛舞蹈的青少年朋友用舞蹈傳遞公益力量。汕頭市文化館則舉辦首期“藝小時”音樂沙龍,通過文藝沙龍的形式,為社會大眾普及音樂基礎知識,講述音樂中的汕頭故事,搭建音樂從業者和公眾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
還有不少地市以比賽、展演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沉浸式體驗嶺南文化魅力。比如,珠海市推出“粵韻新聲”首屆粵語歌曲大賽大眾評審選拔活動,其中“趣享粵語游園會”通過粵語金曲爭霸賽、粵語繞口令挑戰賽、粵語妙句大作戰、粵式歇后對對碰、拼出美麗粵劇臉譜等五大游戲,帶領大家沉浸式體驗粵語文化;佛山市開展“粵韻薪火——佛山市私伙局聯盟優秀團隊展演暨優秀團隊授旗儀式”,15個優秀成員單位輪番登臺,展現了粵劇(曲)的獨特魅力。
文藝演出進鄉村、社區、景區
解鎖文旅融合新場景
“五一”期間,各地文化館推動文藝活動走進鄉村、社區、景區,將文化藝術產品送到群眾的家門口,也為旅游景區注入文化新動能。
英歌舞表演者們身著華麗服飾,雙槌擊打聲清脆震耳;二十四節令鼓巧妙融合了嶺南獅鼓和武術等多種傳統文化元素;潮州大鑼鼓鼓點如雷、鑼聲激越……5月1日至2日,“秀美潮州·藝展風采”——2025年慶“五一”進景區文藝演出在潮州市李厝祠、許駙馬府、韓文公祠等景點精彩上演,成為這個勞動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繼5月1日的川劇變臉、時尚街舞成功“炸街”后,5月2日和4日,江門市文化館策劃的兩場“墟街有戲·流金歲月音樂會”以音樂為媒,讓百年騎樓街化作沉浸式文化劇場,解鎖文旅融合新場景。惠州市文化館舉辦“夜色惠精彩·相遇山海城”系列活動,結合水東街獨特的建筑風格,帶你傾聽一場身邊的音樂會。
還有不少地市結合“五一”國際勞動節主題,通過演出、送溫暖等形式,向辛勤付出的勞動者致敬。比如,韶關市文化館在中山公園文化廣場舉辦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文藝匯演,將勞動者的榮耀凝練成舞臺上的光影詩行。河源市文化館則聯合相關單位及愛心企業,以關愛環衛工人和非遺手工制作為主線,為城市勞動者和社區居民送上節日的祝福與關懷。
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民俗文化之旅
“五一”期間,各地文化館還不斷拓展民俗文化展示場館,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擴大宣傳,并積極推動民俗文化走進景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禾樓舞、云浮石藝、云安八音、連灘飄色、鳳陽陳氏宗祠祭典、六祖誕廟會、連灘山歌、羅定豆豉釀制技藝、新興涼果……云浮市舉辦的線上民俗文化展覽活動共展出該市22個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一步提升了云浮市優秀傳統文化項目的社會影響力。
“這個面具好特別啊!”“他們怎么能疊得這么高?”5月2日至3日,兩場“探秘醒獅非遺,傳承嶺南文化”非遺醒獅研學活動在湛江市文化館舉行,帶領研學團感受醒獅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山市文化館則將沙溪鎮圣獅村變為“舞臺”,不僅有民間藝術大巡游、美食盛宴、沙溪非遺展,還有“村BA”籃球賽。
5月2日至3日,陽江市文化館在海陵島引入25個攤位,匯聚陽江漆器髹飾技藝文創產品、陽江小刀、陽江豆豉、陽江風箏等民俗文化精品。在碧海藍天間,游客不僅可以品嘗陽江風味,還能了解本土民俗文化背后的意蘊。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王美蘇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