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博弈,特朗普政府最終取消新增關稅,同意重啟談判。
這次交鋒中,中國始終堅持立場不退讓,最終換來了美國的低頭。
很多國家看不明白,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怎么這么快就撐不住了。
法國《世界報》詳細分析了中國采取的四個關鍵方法,每個方法都實實在在打在了美國的痛點上。
認為這才是美國低頭讓步的主要原因。
法國媒體的分析
先來看看美國關稅的變化過程。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34%的關稅,其中10%是基礎稅率,剩下24%則是新增稅率。
但不到一周,美國又連續兩次加碼,8日加征50%,9日再加41%,總關稅飆升到145%。
如今聯合聲明公布后,所有新增關稅全部取消,只剩下最初的10%。
這意味著美國折騰了一個多月,結果又回到了原點。
如今中和美的彼此稅率為30%對10%,也就是回到了4月2日之前,美國這其中還有20%的芬太尼關稅沒有取消。
但無所謂,美國的這20%不取消,我們對于美國芬太尼關稅的反制措施自然也不會撤回,歸根結底,還是中國贏了。
中美之間這種大反轉讓很多國家感到意外,畢竟特朗普之前多次強調“不會為了談判降低關稅”。
但事實擺在眼前,在中國沒有做出任何讓步的情況下,美國主動做出了調整。
《世界報》通過調查發現,中國四個實實在在的舉措讓美國不得不低頭。
首先是稀土管制這項“硬招”。
稀土不是普通的資源,它是制造戰斗機、智能手機、醫療設備的關鍵材料。
全球超過60%的稀土礦在中國開采,90%以上的精煉加工由中國企業完成。
從2020年開始,中國就在準備稀土管理法規,到了2024年6月,《稀土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明確對七類中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
在談判前一天,中國海關還專門開會嚴查稀土走私。
美國軍工企業急得跳腳,他們的戰斗機零件需要這些材料,庫存已經快見底了。
彭博社報道說,這正是美國急著談判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態度。
跟六年前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那會兒不同,現在中國老百姓和企業都更有底氣了。
就像專家說的:“核心技術在我們手里,生產線也在我們手里,有什么好怕的?”
為了應對外貿壓力,中國還使出了“即買即退”的招數——外國游客買東西能當場退11%的稅,比歐洲退稅還方便。
結果很多外國人專門跑來中國購物,還有人做起代購中國貨的生意。
這邊國內消費越來越紅火,那邊美國企業卻因為關稅太高賣不動貨,時間一長自然就扛不住了。
第三招是精準打到美國人的痛處。
特朗普這屆政府才上任不到四個月,美國國內就已經鬧翻天了。
最慘的是加州的農民們,他們生產的杏仁原本每年能賣90多億美元,現在全堆在倉庫里賣不出去。
農民們只能把杏樹砍了,工廠接連倒閉。
加州州長直接告到法院,說關稅讓加州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港口的工人們也遭殃,因為貨船來得少,好多人都要失業。
超市貨架開始空蕩蕩的,老百姓上街游行抗議,還有人集體起訴政府。
這些壓力讓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考慮關稅政策。
最后一招是中國經濟實實在在的抗壓能力。
今年四月份美國剛加關稅時,中國官員就說過“中國經濟有韌性,扛得住壓力”。
當時外國媒體都不信,路透社預測中國四月份出口最多增長1.9%。結果實際數據打臉了,中國出口增長了8.1%,比預測高出四倍多!
關鍵是,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漲得更多,美國市場已經不是非有不可了。
這個變化讓美國明白,繼續扛下去損失只會更大,所以趕緊調頭回來談判。
《世界報》總結說,這四個辦法其實是一個整體:稀土卡住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脖子,國內團結穩定了大后方,美國老百姓鬧事動搖特朗普的底氣,經濟實力證明了中國耗得起。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美國只能認輸。
中國的崛起之路
說到底,這次較量的結果證明了一個硬道理:國家強大才是真底氣。
從管理稀土資源到發展國內消費市場,從科技創新到應對危機的能力,中國這些年積累的家底越來越厚。
就像拔河比賽,當自己這邊重量足夠時,對手使多大勁都拉不動。
現在的中國,正是靠著實實在在的進步,讓美國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談合作。
不過這次中美博弈最值得細品的還不是這四個具體手段。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今天的局面其實是二十多年發展的必然結果。
2001年加入WTO那會兒,我們需要摸著石頭過河;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在努力保住出口訂單;到了2018年貿易戰開打,已經能正面過招;現在到了2025年,終于可以站著把道理講清楚。
這條路我們走了整整二十四年。
美國人到現在還想不明白:當年那個需要招商引資、用市場換技術的中國,怎么突然就成了規則的制定者?就像看著鄰居家小孩,昨天還穿著開襠褲,今天就成了奧運冠軍。
而中國自己其實也處在轉變期,過去總想著"追趕",現在突然要開始"引領",這心態調整需要時間。
五年前提起稀土管制可能還底氣不足,如今卻能大大方方說"要建立穩定供應體系";
三年前碰到國際糾紛總想"大事化小",現在學會用對方的游戲規則反擊。
這種轉變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看看數據就知道:2000年全國研發投入不到900億,去年這個數字到了4.5萬億;工程師隊伍從1000萬人增長到7500萬;華為在5G專利數量上占到全球34%,高鐵技術出口到112個國家。
就像蓋樓房,當年添磚加瓦不顯眼,等突然抬頭看,已經建成摩天大廈。
現在的局面給美國出了道難題:怎么接受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王者?就像運動場上慣常拿冠軍的選手,突然被后起之秀超越,心態難免失衡。
中國也需要時間適應新角色,過去四十年習慣"跟跑",現在突然變成"并跑"甚至"領跑",戰略眼光、處事方式都得升級。
但重要的是,競爭的天平已經倒向這邊了。這次能讓美國退讓,往后遇到同類問題自然也有底氣。
世界各國心里都清楚:現在不是中國需要美國,而是世界需要中國。
就像當年英國強盛時,各國爭相學習工業革命;二十世紀美國崛起,大家都在效仿硅谷模式;如今風水輪流轉,從新能源車到量子計算,輪到中國開創新賽道了。
不過中國老百姓倒不必因此驕傲自滿。這次較量說到底只是中場戰事,更激烈的博弈還在后面。
就像登山者剛到半山腰,往上走會更艱難。
但至少現在全世界都看清楚了一個事實:靠打壓威脅就能讓中國服軟的時代,永遠結束了。
接下來的劇本怎么寫,得用合作代替對抗,用談判代替施壓,這是美國需要補的新功課,也是中國要繼續修煉的內功。
至于未來誰主沉???時間終會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