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發布高大夫醫院護士的舊影,得到了許多網友的積極反饋,尤其是網友“飛”,還特意將外網上許多與高大夫有關的資料發給我。在這些新獲得的資料中,尤以高大夫墓志銘上的記述,具有較高的史料性,且既有一些地方史料未載的內容,也有與地方史料存在差異的內容。在此整理一二,分享給關心吉林地方歷史文化的朋友們。
一、高大夫的全名。此前獲悉高大夫的姓名為James Greig,中文名為高積善。其實高大夫的全名應為James Alexander Greig,即他還有一個“中間名”。在英美姓名習慣中,前名后姓之間,常有“中間名”。中間名的大致有三個含義:家族中某個重要成員的名字,如祖父、祖母或父母的名字,以示紀念和尊重;家族的傳統名字,代代相傳;紀念某個重要事件或人物。鑒于高大夫兒子的名字為Murray Thomson Greig,因此Alexander這個中間名可能是第一種情況。
二、高大夫有妻兒。在地方史料中記載高大夫為英國基督教愛爾蘭長老會(Irish Presbyterian Mission)傳教士,因而很容易給現代吉林人一種錯覺,即高大夫是未婚的“神父”。其實在基督教世界中傳教士是否結婚,取決于他們所屬的教派。天主教傳教士(神父)需要保持終身禁欲,不能結婚。而新教傳教士(牧師)可以結婚。由于高大夫屬于新教,所以可以結婚。他的妻子叫Isabella Thomson Wallace,連同他們的孩子曾生活在東大灘高大夫胡同的住宅(文光中學舊址,即后來的吉林市三中)。
三、高大夫有較高的學歷。根據網友“飛”發來的資料顯示,高大夫1865年9月11日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其墓志銘顯示高大夫在愛丁堡生活了24年。期間他學習了醫學并獲得行醫資格(獲得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資格時間不詳),故而他在吉林城行醫絕非“游方郎中”,而是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
四、高大夫抵達吉林城的時間。在《吉林市外事志》等資料中,高大夫抵達吉林城的時間為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但是在其墓志銘上則顯示他在中國東北(MANCHURIA)的時間為1889年—1926年。因清代年號紀念為農歷,故而公歷1889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初一)之前還屬于清光緒十四年,這就是時間點出現不同的原因所在。
五、高大夫抵達新西蘭的時間。此前所獲資料顯示,1926年高大夫退休后,即趕赴新西蘭定居。而在他的墓志銘上顯示,他抵達新西蘭北島凱利凱利鎮(Kerikeri)的時間為1928年。高大夫在1926年—1928年之間是否離開中國,目前尚不得而知。
1954年8月24日,曾為中國吉林市建成第一所西醫醫院并引入現代護理概念的高積善大夫,在新西蘭凱利凱利去世,享年89歲。去世后,高低阿福遺體被埋葬在當地。
雖然是一位西方人士,但高積善大夫為吉林市所作功績值得尊敬,更值得紀念!
本文為優雅的胡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特別鳴謝網友“飛”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