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打卡崖頭村
崖頭村村民賀元紅(山西紅姐)在直播
初夏的風,吹拂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旁的草木,也吹紅了石樓縣和合鄉崖頭村的人氣。曾經,這里因年輕人紛紛外出,像被按下“靜音鍵”的小村落,如今憑借鄉村振興的東風,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搖身一變,成了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網紅村”。
黨建引領,打造“現實版歸園田居”
從2022年起,崖頭村開啟“逆襲之路”。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借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通車的東風,先后實施聯通寬帶全覆蓋、人畜飲水鞏固、“四好道路”建設、通道綠化、土地宜機化改造、酸棗種植等項目,完善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將崖頭村打造成為集觀光、休閑、度假、康養、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游“打卡地”。這些實實在在的改變,讓村子有了發展的底氣。
最讓人驚喜的是,村里圍繞“黃河風情民宿+生態文旅”的定位,把古樸的窯洞院落改造成了特色民宿。以王小平院落為樣板,打造出“三區七題”10個主題院落。在這里,有展示黃河風情的地方,有飄著香味的特色小吃區,還有賣著當地特產的展銷區。“康養舒適”“親子時光”等主題院落,更是讓游客能住得舒心、玩得開心。住在這里,推開窗就是青磚石墻、田園風光,妥妥的“現實版歸園田居”,想吃、想住、想玩、想買,統統能滿足!
目前,崖頭民宿已正式上線“攜程”“去哪兒”等平臺,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評,并且憑借怡人的風光、獨特的創意和優質的服務榮獲2025年山西省首屆“最美民宿客?!痹u選大賽第一名。這一榮譽的獲得,讓崖頭村的名氣更大了!
老物件“開口”,鄉愁滿滿惹人愛
崖頭村藏著不少“寶藏”。依托千年黃河古渡口的歷史,村里把黃河文化、農耕文化、傳統民俗都“挖”了出來。在村里的展覽、民俗演出和院落裝飾里,那些布滿歲月痕跡的老農具、舊物件,就像會“說話”一樣,勾起大家濃濃的鄉愁。今年,村里新打造的水蝕浮雕景點也在緊鑼密鼓完善中,以后又多了個好玩的地方!
去年國慶,村里熱鬧得像過年。歌舞戲曲表演一場接一場,戶外燒烤篝火晚會上,大家圍著火堆又唱又跳,各種趣味游戲讓人玩得停不下來,單日游客量直接沖到3000人!枕著黃河濤聲入睡,清晨被炊煙喚醒,這樣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誰能不愛呢?
返鄉創業潮,家門口的致富路
四十多歲的賀元紅和丈夫賀建軍,以前在河北開餐館,常年背井離鄉。聽說家鄉發展得紅紅火火,二話不說就回來了。賀元紅負責村里的旅游宣傳,還被派去蘭州學習直播帶貨,現在她在抖音“村房短住”平臺當起了“山西紅姐”,雖然剛開始直播,但干勁十足。賀元紅的丈夫賀建軍也沒閑著,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棗牙茶加工項目。目前,加工設備已全部到位,他正積極聯系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力求打造出高品質的特色產品。此外,他還計劃發展養蠶產業,拓寬增收渠道。賀元紅滿懷喜悅地說:“能回到家鄉創業,我們打心底里高興。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鄉的明天定會越來越好!”
46歲的王云林是土生土長的崖頭村人。早些年,為了生計,他背井離鄉輾轉多地務工,當過廚師,經營過飯館,開過大車。多年在外漂泊的他,一直心系家鄉發展。
今年,他瞅準燒烤市場,跑到山東淄博學手藝?;貋砗螅诩议T口支起燒烤攤,把淄博燒烤和家鄉特色一結合,那味道,香得游客直豎大拇指,自己的錢包也跟著鼓起來了。
“我要用學到的手藝為家鄉添一把火,讓游客記住崖頭村的美味,吸引更多游客來我們崖頭村旅游度假?!?王云林說。
為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崖頭村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建設游客接待中心、文化活動廣場等配套設施,完善污水處理系統,開展村內綠化彩化。在運營管理上,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揮重要作用,流轉村民房屋,引入鄉賢公司改造民宿,采用托管運營模式,村民參與分紅,實現增收。其中,民宿可帶動8人常年務工,人均年收入三萬七、八,為村民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農旅“手拉手”,日子甜到心
崖頭村可不只有旅游,在地里也下了不少功夫。
沙灘紅薯、灘棗、西瓜種得一片紅火,還建起了110畝果園、130畝桑園和200畝“黃河紅棗大觀園”抗裂棗基地,引進了26個抗裂品種。游客來了,不僅能欣賞美景,還能體驗采摘苜蓿、野菜的樂趣,真正實現了“農業+旅游”深度融合。村里還注冊了農產品品牌,通過景點直銷,減少中間環節,農產品身價大漲。未來,果園的專業管理預計還能帶動20人就業,大家的收入又多了新盼頭。
現在,崖頭村還在不斷“升級”。在特色種養與加工產業領域,村里著力推進養蠶、養兔及茶葉產業發展。已組織員工赴江蘇學習先進養蠶技術,已完成棗芽、酸棗芽茶制作工藝培訓,為產業規?;l展筑牢技術根基。在市場拓展方面,為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鄉村旅游知名度,村里選派骨干力量入駐村房短住平臺,系統學習直播帶貨、文旅宣傳等數字化營銷技能。未來,崖頭村將整合產業資源,打造“特色種養+精深加工+線上營銷”的全產業鏈模式,以數字賦能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曾經冷清的“空心村”,如今花開遍野、熱鬧非凡,成了備受矚目的鄉村旅游熱門打卡地,不僅為周邊鄉村的發展提供了鮮活范本,而且以“黃河風情旅游村”的嶄新定位,融入石樓縣“黃河奇灣旅游度假區”建設,成為沿黃旅游帶上的重要節點。記者 木二東 通訊員 霍愛蘭
來源:呂梁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