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 本文來源:公眾號“谷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大家好,我是莎莫,母親節(jié)快樂!。
有孩子跟我說,從小就感覺「媽媽」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一個神秘團伙。
每個晚上讓她頭疼的難題,還有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第二天醒來媽媽總有辦法解決,仿佛半夜去了某個無人知曉的神秘魔法學校偷偷進修。
饒是如此,媽媽們卻仍然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孩子眼中的我們是什么樣的?你最希望我們這輩人做出什么改變?
社交媒體上最主流的聲音都是鼓勵媽媽們「成為自己」,而上文提到的孩子,高中生Jo卻在媽媽陪同長大的過程中深刻意識到:媽媽卻時常為「成為自己」而感到抱歉。
所以,受谷雨星球的邀請,她寫下這一封給媽媽的信,也是寫給所有阿姨們的信:
「40歲的女性總是將自己變成生活中最低的占比。我看媽媽工作的專業(yè),身為兒女的孝順,身為妻子的忍讓,身為母親的愛意和歉意。
我喜歡「媽媽」這個親昵的稱呼,但又時常討厭自己在無意間為你戴上的這個充滿光環(huán)但必定沉重的王冠。我討厭媽媽不求回報的所有犧牲。我也害怕未來的自己做出與你相同的選擇,在人生中考慮別人而大于自己。
所以媽媽,無論如何請你不要因為‘成為自己’對我再說抱歉。」
以下是Jo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見字如晤。
媽媽,我的筆尖近乎勾勒過身邊的每一個親人,卻獨獨不想去寫你。
我總覺得文字是像在做某種告別,我討厭令人落淚的情緒,但在某些瞬間,我好像看見過我們之間那條名為緣分的線,其他人的長長短短,只有我們的那一條,細細的絲蜿蜒著穿過曾經,連接向未來的深處。
媽媽,好像從我襁褓時每個睡前的「我愛你」開始,你就在教我怎么表達。
我很慶幸有你,因為表達是成就我的利器。無論是我對未來專業(yè)的選擇,還是我對人際社交的技巧,它都為我排除了這個擰巴世界里的許多障礙。
在大部分東亞家庭里,「愛」好像是擰不緊的水龍頭,常年晦澀,常年洶涌,常年難以言說。可在你這里,愛就是最好的肥料,你把我養(yǎng)的明媚而茁壯。
讓我很早就學會了把「愛」說出口,讓我有勇氣去爭取我想要的一切事物。
身邊的許多人說你嬌慣我讓我不知天高地厚,可你卻一遍一遍告訴我,我本就值得這世界上的所有。
■專門拼了一張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照片,證明媽媽把我養(yǎng)得很好
媽媽,生活里有太多難題,你好像總有解決辦法。
小朋友難搞的家庭作業(yè),貪玩蹭破的褲襪,演講時用的ppt,春聯(lián)上的書法,你擺平這些天大的麻煩從來都是毫不費力,從不留我獨自掙扎。
我從很早的時候就感覺「媽媽」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一個神秘團伙,在無人知曉的角落偷偷學會了太多太多。
媽媽,你不是一個常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的媽媽。
好像從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是朋友,我們之間的情誼堅不可摧,打起來也是各不相讓(在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但哪怕到現(xiàn)在我都會享受只有我們彼此的生活。
和你待在一起的每一秒,哪怕只是一起吃同一個冰淇淋,都在為我對抗世界而賦能。
你會教我人情世故,你會教我如何抵御生命中寒冷的冬,你會帶我去酒吧體驗成年人的消遣,你會帶我去夜店看聲色犬馬的復雜人間,你通過這些經歷告訴我人性的多面,你借身邊的小事引導我洞察身邊悄悄改變的節(jié)點。
■圖源自《請回答1988》
媽媽,我想你應該是大部分小孩最想擁有的媽媽。
太多成年人都在長大后幾十年里治愈童年受傷的自己,而你卻將自己的傷痕刻畫成透明的尺,尺上每一毫厘的標注都是你未被滿足的過去,你用它掌握著管教的寸止。
你拿著這把尺一比一的回憶著自己在不同歲月里的遺憾,在我的成長里悄悄地補充,毫不吝嗇的給予。
小時候養(yǎng)過數(shù)不清的寵物,穿過的漂亮衣服,相處時平等的尊重與從始至終像朋友一樣的溝通,這所有的所有都是組成我現(xiàn)在的寶物。
你把自己心里的缺口通過這些填平,筑成我沒有傷痛,無憂無慮的曾經。
■小時候的我和媽媽
媽媽,你最有魅力的時刻永遠不止是扮演一個母親。
你處理人情往來時像是一記強力的粘合劑,熱烈的連接著親朋與手足,盡量不讓人躲在陰影里。
我見過你在工作中的自信與雷厲風行,我見過你的不可替代性,我知道你對自己的要求,我了解你的沉浸,我明白穩(wěn)定給你的安心。
我喜歡你身邊的人喜歡你,我喜歡你做你自己。
媽媽,我洞見過你極力隱藏的不安,我看到你的過去留給你眼淚。我看見你作為姐姐的懂事,我看得見你的原生家庭對你和舅舅之間那碗盡力但始終端不平的水,我不知道如何撫平那個小女孩面對父母的偏心時心靈的傷口。
但我好想回到那個時候陪你一起長大,像你告訴我一樣告訴你,姐姐從來都沒有義務讓著弟弟,你值得首先獲得所有美好的東西。
■在這本獲了大獎的女性著作中,我們看到了四代女性如何一步步從性別和身份的桎梏中逃離
我看見你作為兒女的孝順,我看得見那個時代對于子女精神世界的忽視。
我有時會自負的幻想或許有我現(xiàn)在陪著你也算得上是一種慰藉,可我仍舊遺憾于我沒能像你保護我一樣保護你,在過去引導你走向自己更想去的遠方,做更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看見你作為妻子太多的退讓,我看得見你做每個決定的心痛和糾結,我看見你沒有安全感的惶恐,我看見你的無可奈何的忍耐。我看得見,我真的都看得見。
媽媽,我不理解你。
我不理解你的心甘情愿,我不理解你的甘之如飴,我不理解你望向我時眼眶里的晶瑩。我不理解你反復的心意,我不理解你和爸爸的復雜而深情,我不理解你揣測這個荒唐世界從一而終的善意。
我不理解你為什么會在選擇利己的決定時留下充滿歉意的淚,我到現(xiàn)在仍舊忘不了那個午后你一遍又一遍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的「對不起」,你說你不該為了自己而放棄來陪我成長的機會,你說你不該成為如此「不稱職」的母親。
我不理解這一切的一切,因為明明是你一遍一遍告訴我,最該愛的人首先就是自己。
但紛擾的周遭卻在一次次對此抨擊,包括你自己。
■源自《苦盡柑來遇見你》
媽媽,我喜歡「媽媽」這個親昵的稱呼,但卻又時常怨恨自己。
我討厭自己在無意間為你戴上的這個充滿光環(huán)但必定沉重的王冠。我討厭你為了我遮蓋了生活的大部分難堪,我討厭山雨欲來時你想包裹我而展開的羽翼,我討厭你不求回報的所有犧牲。
媽媽,我好害怕,我害怕你保護我的翅膀因此受傷讓你不再飛翔,我害怕你因為牽絆我看不到更遠的風光,我害怕你因為愛我而放棄自己年輕的夢想。
我也害怕未來的自己做出與你相同的選擇,在面臨抉擇的時候考慮別人而大于自己。
身為女孩,從小到大耳濡目染會跟「母職」扯上關系。
玩過家家時,小女孩總是扮演那個在家洗手做羹湯等待另一半上班歸來的人;我們這一代05后們女孩在「女性崛起」的聲浪下長大,未來是否要當媽媽還是追求自己,也是懂事后躲不過的問題。
而幾乎從沒有人會問我的男生同學們:你以后想不想當爸爸?
■Jo來自上海萬科雙語高中,感謝學校做的這期選題讓我們看見了兩代人的真實對話
媽媽,你對我而言像一個無法超越的標桿。
我始終認為父母才是最應該持證上崗,定期規(guī)培的職業(yè),可你好像真的做出了滿分答卷。
其實回憶起你和我的點點滴滴,我時常在思考自己在未來是否有資格能成為母親,我發(fā)自內心地認為只有成為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你,才是對于新的生命有誠意的尊敬。
但是我了解我自己,像我了解作為媽媽時的你,我會擔憂自己的耐心告罄,我會擔憂自己是不是過分利己,好突然,我發(fā)現(xiàn)好像這樣的思考,一瞬間讓我看清了曾經搞不懂的許多問題。
■女兒的勇氣很大程度來自媽媽的托舉
我從未對「愛是常覺虧欠」這句話有什么切身的感受,但翻看前面的寫下的兩千多字里,這句話好像從每個字的偏旁部首,橫折撇捺中像洪水般溢進我的眼眶里。
伍爾夫在《到燈塔去》中說:幸福是在瑣碎的日常中突然觸摸到永恒的碎片。
我慶幸自己有發(fā)現(xiàn)碎片的眼睛,我慶幸你賜給我拼湊幸福的能力,我慶幸我們的永恒依舊未完待續(xù),我慶幸我知道怎么愛你。
所以媽媽,無論如何請永遠不要對我再說抱歉。你在成為一切身份之前,你是你自己。
我從來不是你生命的延續(xù),我是我,而你也本該是你。你已經給了我很多很多,足以讓我有見眾生的心智,見天地的魄力與見自己的勇氣。
你有權利對婚姻做出選擇,你有必要去考慮個人未來發(fā)展,你有理由去拒絕一切讓你不安的事,你有資格在任何時候變成那個只想躲起來的小女孩。
■非常應景地刷到一個女孩做的關于媽媽的視頻,她一直在鼓勵媽媽自由飛翔,「給媽媽的手戴上一個時光冠冕,把我和媽媽系在一起」
你從未忘記從我出生起對我最初的祝愿,希望我健康開心平安順遂的度過每一天,可我也希望你不要忘記你自己說的,「愛自己是一切的前提」,所以你也要比愛我更愛你自己。
寫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生命賦予我們的,都是斟酌過后的饋贈,所有的標簽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禮物。
你是母親,是女兒,是姐姐,你是你的工作里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些所有的身份都是本就值得被愛的你最真實,最無法逃離的一面。
而你更不能忘記的,是你本就是天接云濤連曉霧里最自在的云,更是草長鶯飛里,最最永恒的春天。
本文授權轉載自“谷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