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綠意盎然。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橋頭鎮的藝術寫生創作基地,又到了一年中最適合寫生的時節。最近,100多位小畫家們來到這里開展游學活動,他們探尋橋頭的秀麗風景,描繪橋頭的動人故事,以純真的筆觸勾勒出心中對橋頭的獨特印象。
“這些孩子大的剛上初中,小的才上幼兒園中班。”活動召集方、藝所當代兒童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為期三天的藝術游學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與陪伴下,在橋頭開展沉浸式研學寫生之旅。
來到風景如畫的藤子溝湖畔,孩子們化身為“自然小精靈”,手中的畫筆仿佛是一根根魔法棒,在超大的畫布前自在揮舞,賦予一棵棵小樹夢幻的生命力。
在春色旖旎的戶外,孩子們初次嘗試人物肖像寫生,塑造出了當地土家族居民鮮活的形象,將自己對當地民風民俗的理解巧妙地融入每一抹色彩之中,讓畫作充滿了靈魂。
在鄉野學堂里,孩子們成為“小小鄉村規劃師”,他們基于對鄉村的觀察和思考,充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齊心協力繪制出了一幅名為“未來橋頭國”的繽紛長卷,描繪著他們心中鄉村的美好未來。
此次游學活動不僅注重創作過程,還精心融入了策展、布展等環節,特別舉辦了“山野美術館 春天策展人”活動。孩子們將自己的畫作擺放在山野之間,這些畫作與大自然的五彩斑斕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獨特而美麗的風景線,也讓整個寫生體驗形成了一個完整而美妙的閉環。
作為本次游學活動的重要支持者,橋頭鎮政府、四川美術學院、千年橋頭文化藝術公司相關負責人也紛紛到場,為孩子們授予了“藝術橋頭小推薦官”的榮譽紀念證書。
橋頭鎮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景觀、土家族風土人情,都是繪畫創作的絕佳素材。為此,橋頭鎮聯動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整合全鎮文旅資源,精心打造了橋頭藝術寫生創作基地。以“寫生基地”和“鄉野學堂”為平臺,構建了鄉村美育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為藝術創作與鄉村發展搭建了雙向互動的橋梁,讓藝術之花在鄉村的土地上絢麗綻放。
上游新聞 王梓涵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