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手機提示音響起,我顫抖著手指點開微信,屏幕上赫然顯示著兒子回復的兩個字:"收到"。
這一刻,我的心徹底涼了。作為母親,我給孫女轉去1萬元生日紅包,換來的卻是如此冷漠的回應。
63歲的我終于明白:養兒防老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01
一、傾盡所有的付出,換不來一句暖心話
我和老伴都是企業退休職工,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有1萬多。按理說,我們的晚年生活應該很滋潤。但自從兒子結婚后,我們的生活徹底變了樣。
為了兒子結婚,我們賣掉了老家準備的婚房,湊了16萬彩禮,在外省給他們付了首付。婚后,我們主動去照顧月子,帶孫子到上幼兒園。每個月7000多的退休金,全都補貼給了兒子家。
可換來的是什么呢?兒媳嫌棄的眼神,兒子敷衍的態度。孫女生日,我轉去1萬元紅包,兒子只回了"收到"兩個字。而就在同一天,我看到兒媳朋友圈里,他們和親家一家其樂融融地為孫女慶生,照片里根本沒有我們的位置。
02
二、一碗水端不平的家庭,終將自食苦果
想起另一對老夫妻的故事,讓我更加感慨。卓大媽一直偏心兒子,給孫女1萬生日紅包,外孫卻只給1000。可當她住院需要照顧時,給兒子兒媳打了18個電話都沒人接,最后還是女兒女婿忙前忙后地照顧。
這讓我想起自己住院時的情景。醫生說我心臟有問題需要住院檢查,兒子連面都沒露,是老伴一個人在醫院里跑上跑下。而親家只是小感冒,兒子卻忙前忙后地照顧。這種對比,怎能不讓人心寒?
03
三、60歲老人的覺醒:余生要為自己而活
看著兒子回復的那兩個字,我突然想通了。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我們已經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他們長大了,該是他們照顧我們的時候了!
我立刻做了三件事:
- 凍結了給兒子用的工資卡,明天去補辦新卡
- 開始考察靠譜的養老院,聽說好的養老院很搶手
- 計劃70歲前考駕照,和老伴一起環游中國
04
四、給所有父母的忠告
- 不要把所有積蓄都給孩子:留足養老錢,這是對自己負責
- 對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偏心只會傷透孩子的心
-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從日常小事開始教育
- 提前規劃養老方式:養老院、旅居養老都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的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的愛可以無條件,但付出要有底線。我們辛苦一輩子,值得擁有一個體面、快樂的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