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間,北京、河北等地遭遇冰雹,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這么大的冰雹?這一天氣現象是否少見?來看專家分析↓
北京、河北等地遭遇冰雹原因分析
此次冰雹天氣由熱力不穩定條件導致,冰雹在云層中上下翻滾形成較大個體。預計北京地區16日仍需防范雷雨天氣。
昨天夜間北京遭遇到了今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冰雹天氣的影響。雷達回波圖中紫色區域顯示強回波,對應冰雹發生區域。分析表明,13日白天北京以晴為主,氣溫快速上升,最高氣溫達32℃左右,形成底層暖空氣結構。當高空冷空氣到達時,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穩定層結,從而產生強對流云團。
冰雹在此過程中形成并不斷翻滾下落。觀測發現,冰雹呈現透明與不透明相間的結構特征:不透明部分反映冰雹在低溫環境中快速上升時迅速凍結形成氣泡;透明部分則顯示冰雹在下落過程中因溫度較高而緩慢凍結。這一現象也呈現了冰雹的形成過程。
目前對流云團已基本移出北京地區。值得注意的是,每年5月至6月是北京冰雹相對多發期。氣象部門提醒,這標志著夏季來臨,需關注16日前后北京可能出現的大范圍雷雨天氣,包括冰雹或者雷雨大風等天氣,建議公眾及時關注最新預警信息。
多地將出現高溫天氣 冬麥區有干熱風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從今天起,黃淮中西部、華北南部及陜西關中等地局地將出現高溫天氣,19日至20日,高溫強度增強、范圍顯著擴大;上述部分地區的冬麥區將出現3天以上干熱風天氣。
未來一周我國北方地區晴雨交替,南方則以雷雨天氣為主。北方降水呈現區域性差異,東北地區降水偏多,預計今日仍有雷雨,周四至周六還將受冷空氣影響,累計降水量預計超過10毫米。
今年春天以來,春播在東北地區相對偏晚,氣溫相對較低,雨水也很多,在未來要關注土壤過濕的問題。我國西北地區東部和黃淮等地降水明顯偏少,4月份以來不少地區偏少達到一倍以上,特別是在河南以及陜西關中一些區域。
陜西、渭南、河南、孟津這些小麥的主產區,降水都較常年同期是顯著偏少,甚至不足常年一半以上,需要關注未來這段時間東北區氣溫仍然相對較高,16日在河北的南部、河南西部以及陜西關中等地最高氣溫還會達到35℃以上,要關注氣流在太行山逐漸翻山下沉,還會有比較明顯的下沉增溫,所以氣溫會更高,要警惕干熱風天氣的出現,大家要做好灌溉,同時要確保產量的形成。
南方地區未來降水較為頻繁,西南地區東部至江南一帶將持續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預計當日云南東部至湖南等地有中到大雨,次日江西、浙江降雨將明顯增強。隨著5月下旬南海夏季風爆發,我國主汛期將正式開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