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楊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擔任招聘專員的董某線上辦公提供了實質勞動,用人單位卻以董某未申請加班為由拒絕支付加班費,該單位最終被判支付加班費。這是5月13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三中院)在涉勞動者休息休假權類案件審理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
據介紹,2022年至2024年,北京三中院受理并審結二審的勞動爭議案件共11440個。其中,涉及休息休假的案件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
北京三中院副院長薛強介紹,近三年,涉及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的案件共4942件,占全部勞動爭議案件的比例約為43.2%。其中,涉及法定年休假的占全部涉休息休假勞動爭議案件約七成,涉及加班工資的近四成。
5月13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院近年來涉勞動者休息休假權類案件審理情況。受訪者供圖
在北京三中院近年來涉休息休假勞動爭議案件的審判實踐中,案件整體呈現六方面特點:勞動者休息休假權受侵犯現象頻繁出現,強制加班及隱形加班現象時有發生,用人單位規避加班費支付義務問題多發,休息休假爭議引發解除勞動關系問題頻現,勞動者主張休息休假權受侵害舉證困難。
薛強指出,涉休息休假勞動爭議案件的一案多訴求情況突出,勞動者訴求總體呈現出復雜化、交叉化特點。勞動爭議糾紛主體多樣、涉及面廣,且勞動者一審、二審訴訟請求常出現不一致,勞動者對自身權益損害情況了解較為模糊。而在訴訟結果上,該院近三年已判決結案的4459起涉休息休假權案件中,勞動者勝訴的案件占比為76.9%。
北京三中院立案庭庭長黃海濤建議,勞動者應增強法律和風險意識,還應強化在職期間證據留存意識,并且自覺維護用人單位勞動管理秩序、遵守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同時,用人單位要依法規范休息休假規章制度,以人為本,合理行使用工管理權,此外,用人單位還應當注重特殊群體的權益保護,保障員工在孕假、產假、哺乳假、育兒假、陪產假、工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線上辦公如今已是千行百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與此相關的法律糾紛也日益增多。北京三中院立案庭副庭長龔勇超在介紹前述典型案例時表示,互聯網發展使得隱形化、碎片化的“線上加班”應運而生,法院在審理中綜合考慮了勞動者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加班頻率、加班時長等因素,切實保障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