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訊:5月14日,香港房屋署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5.3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回落0.1年至3.3年。主要因翻新單位分配比例提升及打擊濫用政策見效。
據了解,過去12個月近60%獲配公屋的申請者入住翻新單位,其中80%位于市區或擴展市區。市區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較新界區短約兩年,推動整體數據穩定。同期超40%獲配的長者一人申請者選擇輪候時間更短的新界區房源,致其平均輪候周期縮短。
房屋流轉效率提升對數據改善產生直接影響。隨著新公屋項目落成及資助出售單位入伙,今年首季約2300宗申請者獲配屯門顯發邨(1500宗)和深水埗白田邨(800宗)新單位,另有2400宗入住翻新騰退房源。
截至3月底,一般公屋申請量約11.64萬宗,較2020年峰值下降26%;非長者一人申請8.63萬宗,較2015年高位減少40%。房署強調將持續通過公屋建設與存量盤活改善輪候壓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