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忙,法潤鄉村。近日,為保障春耕生產有序推進,灌云人民法院仲集人民法庭組織干警走進村委會、沿街商店、田間地頭,開展“司法護春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將普法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把法律知識送進農戶心里,以法治力量筑牢春耕生產“第一道防線”。
田間地頭普法忙,防騙護農有妙招
針對春耕期間易發的土地糾紛、農資購銷矛盾等問題,仲集法庭成立“春耕普法小分隊”,走進村莊農田,設立“流動法律咨詢點”,通過“拉家常”“說土話”的方式向農戶講解《農村土地承包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知識。
“老鄉,買種子一定要看包裝標簽,保留好發票!”在小伊鎮某村農田旁邊,法官手持“春耕法律風險提示單”,結合假種子、假化肥案例,向農戶傳授防騙技巧。“噴灑農藥應提前了解藥品種類及周邊農戶種植作物情況,同時應當及時告知相鄰人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使用無人機打藥時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則,充分考慮天氣、風向、時間等綜合因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法庭干警還提醒農戶在噴灑農藥時的注意事項。
農資站點嚴把關,源頭治理防風險
為促進從源頭上解決法律糾紛,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法庭干警走進農資商店,結合《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等與春耕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剖析典型案例、梳理風險環節、提出預防建議,增強農資經營者合法合規經營的誠信意識,確保農戶們安心購農資、齊心協力備春耕。
“老板,你這合同缺了質量條款,小心‘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農資倉庫,法官逐行“掃描”購銷合同,店主忙掏本子記下“法律處方”。“以前遇到這些法律問題都不知道怎么辦,沒想到法官們能送法上門,真是太方便了!”一位購買農資的農戶高興地說。
綠色通道解民憂,司法服務暖民心
春耕以來,仲集法庭著力打通服務土地保護、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最后一厘米”,采取多種措施為春耕生產播灑“及時雨”。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訴訟服務體系,針對涉農群體開通“一站式”綠色通道,實現涉農案件全流程提速辦理。聚焦土地承包經營權、農資購銷等涉農糾紛,建立“速裁+調解”雙軌并行機制,采取“田間法庭”“午間法庭”等便民審判方式,確保涉農矛盾化解不誤農時。
春意漸濃,“楓”景正好。在爭創“楓橋式法庭”的路上,人民法庭沾泥土、接地氣,為農戶解紛爭、送法律,為農企排風險、解難題。
供稿:灌云縣法院
編輯:王瑞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