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和美國大選有啥關系?2024年10月,正當美國大選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時候,來自東方大國印度的新聞又吸引了網友們的吃瓜。
只見一群印度人把美國總統參選人哈里斯的大幅相片擺在桌子上,旁邊擺上鮮花蠟燭,大家嚴肅地點燃蠟燭,為哈里斯祈禱。
印度人如此賣力支持哈里斯,背后原因很簡單 —— 印度總理莫迪親自 “蓋章認證”,哈里斯是美國數百萬印度裔之一。
在印度,“老鄉幫老鄉” 的傳統那叫一個深厚,既然都是 “自家人”,當然得全力支持。其實近年來,印度裔在西方國家政壇頻頻嶄露頭角。
前英國首相蘇納克就是印度媒體的 “心頭好”,總被拿出來宣傳。不過印度人興奮之余發現個尷尬事,蘇納克祖上的故鄉古吉拉特瓦拉,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內。
目前,印度約有1790萬海外僑民,穩坐國際移民最大來源國的寶座。這些印度人為何背井離鄉?他們在海外又經歷了哪些故事?
要說印度人移民的原因,首先得吐槽下印度的生存環境。看看2025年4月下旬的天氣預報:孟買28 - 33攝氏度,金奈28 - 36攝氏度,加爾各答28 - 37攝氏度,新德里27 - 41攝氏度。
這溫度看著好像還行?但在印度,這只是 “涼爽春天”。到了五六月份,氣溫動不動就飆升到50攝氏度以上,陽光毒辣得比咖喱還 “上頭”,每年都有不少百姓被熱浪奪走生命。
印度幾乎全境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當年法顯去印度取經,同伴慧應就沒扛住,病逝在恒河流域。
如今全球變暖,印度也就冬天能讓人喘口氣,可冬天還有嚴重的空氣污染,去年新德里的霧霾,直接把城市變成了 “仙境”。
除了氣候,印度的民生和基礎設施也讓人一言難盡。作為人口大國,印度城市人口密度高得嚇人,貧困人口數量龐大,很多人在國內實在活不下去,只能抱著 “出去碰碰運氣” 的想法,踏上移民之路。
其實早在17世紀以前,印度就出現了大規模移民潮,那時候印度商人跑到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尼泊爾、緬甸和新加坡等地做生意,日子還算滋潤。但好景不長,西方殖民者來了,印度移民史從此進入 “血淚篇章”。
最先動手的是法國人。1724年前后,300名印度男子被從孟加拉和本地治理擄到東非的法蘭西島(今毛里求斯)。到了島上,法國人變本加厲,禁止印度人說母語、穿傳統服裝,還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
為了修建工廠、港口等設施,法國殖民者又多次從印度抓走石匠、鐵匠等各類工匠,一座充滿印度人血淚的港口城市路易港拔地而起。
1814年,英國接手毛里求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印度本土貧困、干旱、饑荒愈發嚴重,手工業被摧毀,百姓走投無路。
英國殖民者假惺惺地忽悠:“毛里求斯島可好了,有樹薯吃,能活下去!” 從1835年起,大量印度人被騙到毛里求斯,60%的印度移民都去了那里。
島上生存環境惡劣至極,連干凈水都沒有,瘟疫橫行,霍亂、傷寒、天花、瘧疾輪番肆虐。英國殖民者還歧視印度苦力,稱他們是 “社會殘渣”。
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移民主要有打手、契約勞工、流放犯和自由移民四個來源。部分印度人被訓練成打手,跟著英國侵略他國,比如1841年英軍侵略中國廣東時,就有2700多名印度士兵參與。
還有大量印度人淪為契約勞工,被送到圭亞那、斐濟等地,在甘蔗種植園、礦山等地做苦力;從1858年到1939年,至少8.3萬印度囚犯被流放到海外殖民地。當然,也有少數自由移民,在海外從事各種營生。
1947年,英國撤離印度,留下一堆爛攤子,印度百姓依舊生活困苦,移民潮仍在繼續。二戰后,國際形勢發生變化,美國為了爭奪科技優勢,開啟 “獵頭計劃”。
杜魯門簽署法案允許印度人入籍,隨后美印達成協議,美國在印度設立教育基金會,資助印度留學生。
1952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優先接納技術人才,還允許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申請居留。這一系列政策,讓大批印度留學生涌入美國,畢業后不少人選擇留在美國發展,如今很多印度裔在美國當上了高官、高管。
加拿大也成了印度移民的熱門目的地。截至2022年,加拿大80萬留學生中,印度學生就有31.9萬人,占比近四成,部分專業印度裔學生占比高達90%甚至100%,氣得歐洲老移民在網上吐槽溫哥華、多倫多是 “印閣華”“多德里”。
英國在二戰后勞動力短缺,也向印度勞工敞開大門。1955 - 1961年,大量印度人涌入英國,通過連鎖性移民,拖家帶口在英國扎根。2022年,印度裔蘇納克當選英國首相,讓印度人著實 “揚眉吐氣” 了一把。
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國家暴富,缺大量勞動力。印度政府為解決就業、賺取外匯,支持國民海外務工。
1983年通過移民法案后,大批印度勞務工人涌向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從事建筑、家政等工作,阿聯酋成了印度最大的僑匯來源國。
如今,印度移民在海外的生活充滿爭議。在美國,印度裔高管離職事件頻發,部分美國網民吐槽他們在公司拉幫結派,影響效率;印度人則覺得委屈,認為自己工作拼命,這是遭受偏見。
從被迫淪為殖民地勞工,到如今在全球各地扎根,印度移民的故事還在繼續。也許某天走在紐約街頭,聞到一股熟悉的咖喱味,那就是印度移民在用家鄉味道,書寫著屬于他們的生活篇章。
【本文來源@地緣志的視頻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