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5月14日電 (記者 孫婷婷)濟南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黃波14日表示,濟南市供銷合作社暢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雙向流通、綜合服務”供銷現代商貿流通服務網絡,改造提升農村商貿流通服務網點35個。
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供銷社服務全市項目建設的有關情況。
全市供銷社系統還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打造為農服務特色品牌,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達到545萬畝次。黃波在會上表示,濟南市供銷合作社踐行為農服務宗旨,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以“龍頭企業+配送中心+基層網點”為框架,打造廣泛覆蓋、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為農服務經營網絡,改造提升農資經營網點50個以上。
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孫婷婷 攝
“2025年,我們將重點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計劃改造提升農村商貿流通服務網點35個、區級供銷快遞分揀中心2個和40個供銷快遞服務站(社),暢通城鄉循環,讓工業品更好下鄉、農產品更好進城。”黃波稱,2025年,濟南市供銷合作社將改造提升農資經營服務網點50個以上,農資倉儲能力達到7萬噸。此外,還將持續開展“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增強縣域農資流通服務能力,持續優化服務供給。
2024年,濟南市供銷社系統開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0.28萬畝,農民畝均增收3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村集體年平均分紅12.78萬元,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益的多方共贏。濟南市供銷社黨組成員、監事會副主任亓明表示,2025年,全市供銷社系統將對大田作物持續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探索“全程技術指導+關鍵環節托管”模式。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供銷合作社傳統主營業務之一。近年來,濟南市供銷合作社結合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和“無廢城市”建設實際,重新恢復了再生資源業務,通過布局“藍帳篷”便民服務站、建設數智化綠色分揀中心、推進“互聯網+回收”服務打造再生資源“點、站、場”全鏈條運營模式,進一步推動全市再生資源體系化建設。
濟南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齊玉鵬表示,“藍帳篷”便民服務站是濟南市供銷合作社推出的創新服務模式,通過“以車代庫”、定時定點和固定站點的回收模式,深入社區對居民的可回收物進行全品類回收。“‘藍帳篷’回收模式沒有中間環節,可回收物從居民手中直接到分揀中心,具有價格優勢,同時回收流程全程可溯。”
齊玉鵬稱,2025年,濟南市供銷合作社將聚焦再生資源主責主業,繼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提升再生資源回收服務覆蓋面,計劃新增“藍帳篷”便民服務站點40處,新建分揀中心4處。“同時,我們還將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將‘藍帳篷’便民服務站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豐富‘家門口’服務場景,提升基層治理工作專業化水平。”
據悉,2024年,濟南市供銷合作社在“綠色農資”、農產品供應鏈、農業發展服務、再生資源體系建設、供銷新業態打造等領域落地項目22個,涉及投資金額16.16億元,“濟供優選”“英雄山1992產業園”“泉潤十方”茶生活館、趵突泉原拓酒店等項目初見成效,構建起供銷社品牌項目矩陣。其中,英雄山文化市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商業街”,“英雄山古玩文創市集”入選省文化和旅游廳首批“好客山東”文旅市集。(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