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航天科技(000901.SZ,股價11.34元,市值90.52億元)披露轉讓所持AC公司100%股權和TIS工廠0.003%股權(以下簡稱標的資產)進展,稱已收到受讓方支付的除保證金以外的剩余交易價款,折算人民幣合計6.59億元。
AC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制造商,業務區域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并與法雷奧、施耐德電氣、雷諾等多個領域的客戶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航天科技曾表示,此次轉讓標的資產,意在聚焦主責主業。2023年以來,公司已連續兩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負,今年一季度仍未扭虧。5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公司后續業務規劃,航天科技董事、總經理郭琳瑞回復道,后續公司將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強化資源向主責主業領域集中。
標的資產的接盤方為國內知名電子制造服務商光弘科技(300735.SZ,股價27.00元,市值207.21億元)。近年來,光弘科技正大力拓展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業務。
航天科技:其他業務板塊將繼續穩定經營
當前,航天科技主要從事航天應用、汽車電子和物聯網三大業務。以2024年營收為參考,汽車電子產品占到公司總營收的83.07%,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航天應用產品營收占比11.37%,其他產品(平臺軟件及感知設備)營收占比不到6%。
其中,AC公司曾是航天科技在汽車電子業務的重要布局。航天科技曾介紹,AC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制造商,主要從事汽車行業的電子控制模塊制造服務。相關公告顯示,2024年度AC公司實現營收31.79億元,相當于航天科技全年營收的46%。
2020年以來,航天科技總體呈現“虧多盈少”的局面。尤其是2023年和2024年,公司在營收連續增長的情況下,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已連續兩年為負。其中,2024年,AC公司由盈轉虧,凈利潤為-5434.84萬元,同比降幅超200%。
航天科技曾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轉讓交易旨在落實公司戰略規劃,聚焦主責主業,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將對公司的汽車電子業務產生哪些影響?針對公司業務調整規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航天科技方面提問。
航天科技董事、總經理郭琳瑞回復道,AC公司業務獨立,與公司的航天應用業務、汽車電子業務、物聯網業務不存在重大依賴或關聯性,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其他業務板塊將繼續穩定經營,不會受到本次股權轉讓的不利影響。
郭琳瑞表示,后續公司將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戰略規劃、區域布局、資源配置等調整工作,強化資源向主責主業領域集中。通過本次股權轉讓,有利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和提高資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符合公司整體戰略發展需要以及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此外,據2024年年報,航天科技在提及2025年經營業務重點時表示,公司將全力實現航天應用業務的體系化拓展,全力實現汽車電子業務境內外全方位協同,全力實現物聯網業務“一橫三縱”的深耕。
光弘科技接盤,拓寬汽車電子業務布局
上述標的資產的接盤方為國內電子制造服務商光弘科技。光弘科技主要以生產消費電子類產品為主,曾獲得“華為最佳協同獎”“榮耀金牌獎”“小米最佳合作獎”等業內榮譽。
近年來,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增長放緩。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汽車電子化、智能化趨勢帶動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光弘科技也致力將汽車電子打造為其新的業務增長點。
光弘科技表示,AC公司長期深耕汽車電子領域,主要客戶遍及歐洲、美洲、非洲等地。通過本次收購將推進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業務布局,強化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業務覆蓋。同時,本次收購也是推進全球化產業布局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擴大公司在歐洲、美洲、非洲等地的業務規模,提升公司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
不過,與蓬勃的中國汽車市場相比,歐洲本土需求疲軟以及電動車(EV)采用率增長緩慢。光弘科技表示,隨著市場需求疲軟,歐洲汽車制造商可能被迫降價以吸引消費者,將引發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傳導至產業鏈上游的汽車電子行業,競爭仍較激烈。
針對汽車電子發展前景及競爭情況,5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郵箱向光弘科技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