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鮑聰穎)5月14日,由北京市司法局主辦、豐臺區司法局承辦的北京市民法典宣傳月“送法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豐臺區新發地舉辦。活動通過“文藝搭臺、法治唱戲”的創新形式,將法律知識融入市井煙火,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活力。
活動聚焦“送法下鄉”,以戲曲、相聲等本土化表達,提升法治宣傳的影響力滲透力。豐臺區作為傳統戲曲藝術的沃土,中國戲曲學院師生演繹的戲曲《吳隱之》,用傳統唱腔再現東晉名臣吳隱之“飲貪泉而不貪”的典故,展現清廉文化與法治宣傳的深度融合;小品《鄰里連枝》通過鄰里糾紛調解故事,生動呈現民法典條款,讓“家長里短”成為學法用法的生動課堂。反詐舞蹈《反詐陣線聯盟》、相聲《調解的調解》及詩朗誦《法治走進新時代》等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法治精神,現場掌聲迭起。
活動緊扣民生關切,開展了反詐、民法典及廉政知識主題互動競答。現場展示安全賬戶轉賬、共享屏幕、驗資解凍等典型騙局,引導觀眾主動分析案例中的疑點,提高防范意識;就居民身邊常見的鄰里糾紛、高空拋物、婚姻家庭等典型問題,進行趣味有獎搶答,現場觀眾參與熱情高漲,實現寓法于趣、送法入心。同時,現場向村民及商戶代表發放“民法典普法大禮包”,內含法律知識手冊、反詐指南等資料,民法典以具體、可感的形式,深入百姓身邊,成為村民遇事找法的生活指南。
現場設立了法治文化展臺,陳列了精美的法治文化產品,在日常用品上標注法治精神,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圖文動態漫畫,村民紛紛表示,“比起枯燥的條文,這種別出心裁的普法形式,更讓我們愛看、愛轉發”。此外,展臺凸顯智慧法律服務特色,展示了豐臺區近期推出的多款智慧法律服務助手,人工智能數字人“豐小宣”實時解答法律問題,NFC碰碰實現“一碰跳轉”豐臺區法治電子地圖,可查詢周邊公證、普法、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網點信息,“科技賦能+指尖觸達”的普法形式降低了使用難度,引起村民紛紛駐足。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北京市民法典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北京市司法局將持續加強民法典宣傳,用好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百姓身邊的法治故事,持續推動法治宣傳從“單向輸出”向“雙向互動”轉化,讓法治文化浸潤千家萬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