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罄!售罄!
6月21日14:30 場次已售罄
6月21日 19:30 /6月22日 19:30
僅有少量余票!
家人們別擔心
明日11:18 加開
6月22日 14:30場次
再錯過就別怪我了哦
舞劇
《天工開物》
06.21-06.22
北京中央歌劇院劇場
連演18城,場場爆滿
全網曝光量突破5億
“舞劇界的大片”
明制美學ד全員會飛”頂級謝幕
丨開票場次丨
6月21日 14:30
6月21日 19:30
6月22日 14:30<加開場次>
6月22日 19:30
丨演出票價丨
180/280/380/580/680/880元
丨演出場地丨
中央歌劇院劇場
| 優惠政策 |
雙人套票
880元*2=1500元
680元*2=1200元
580元*2=1050元
單張折扣
280/380/580/680/880元票檔
單張9折,不限量
*劇院會員折扣不與以上政策同享
演出時長:120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入場要求: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掃碼購票-
|出品單位|
江西文演集團
北京舞蹈學院
|制作運營單位|
江西文演演出院線
|巡演運營推廣單位|
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
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
中央歌劇院
|聯合主辦單位|
深圳晶英文化演出運營有限公司
《天工開物》被達爾文高度認可,而宋應星則被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的狄德羅”。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向世界、向人類系統開源我們的科學技術。
明末至清,《天工開物》和宋應星似乎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明史》中沒有記載,《四庫全書》也未收錄。而事實上,《天工開物》正漂洋過海,影響著世界。
翻譯成7種文字 流傳于歐、美、非三大洲
十七世紀末,《天工開物》傳到日本,迅速引起轟動,日本學者由此提出了“開物之學”,日本政府將《天工開物》作為其“殖產興業”政策的產業指南。
十八世紀《天工開物》傳入朝鮮國,深受李氏朝鮮知識界尤其是實學界學者重視,他們在多部作品中引用《天工開物》,向全國推薦。
1830年,《天工開物》部分章節被譯成法文,震動了歐洲,隨后迅速被翻譯成英文;1837年起,不到十年時間,《天工開物》翻譯成意大利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希臘文和阿拉伯文等七種文字并流傳于歐、美、非三大洲。打破了漢籍西譯史的空前記錄。
《天工開物》不僅是一本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百科全書,也是一幅承載著明代文化精髓的畫卷。
陸川帶領舞美設計羅亞卓、多媒體設計包爾溫等團隊成員,為《天工開物》打造了以“大”“簡”“巧”為基色的明制美學,極具超凡脫俗、風流雅致的舞臺呈現。
“明制美學 · 多媒體設計”
舞劇《天工開物》的視覺呈現中,包爾溫多次使用元素放大的方法,比如劇中都出現的剛勁有力的腿和腳的特寫,蒼蒼痕跡的大手,這樣的特寫元素給人以震撼的視覺效果和深刻的印象。
通過這些視覺形象,我們好像真正看到了一位潛心辛勤勞作、研究思考的前輩,為了傳以后世及更多人知識、經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力行,親身體驗總結。
“原始聲音素材 · 沉浸感滿滿”
除了舞蹈之外,音樂、舞美、燈光的創作已經深深滲入舞劇的主體創作中。換句話說,舞劇已經不再單槍匹馬靠舞蹈本身,而是有了多種藝術形式和舞臺技術的參與輔助。
比如聲光電中運用了大量勞作的原始素材,打鐵、抽拉風箱、麥浪、澆筑、耕作、勞動號子、織絲等聲音素材巧妙地融入音樂旋律中,原生感X沉浸感Max。
舞劇《天工開物》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謳歌了工匠們的偉大勞動創造及璀璨的中華科技文明,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
上下滑動解鎖劇情介紹
宋應星歷經六次科考落榜,卻癡迷于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乃粒、乃服、冶鑄、錘鍛、膏液、陶埏、佳兵、舟車等十八個篇章,對明朝中葉以前的科學技術工藝進行完整的考察梳理,記錄中國農業、手工業、制造業幾千年來的實踐技巧,著就“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的科學技術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宋應星本想以自己的筆墨拯救危亡的國家,卻無法阻攔山河破碎,長兄、摯友以身殉國,宋應星靜心執著于做一件更有意義的大事,著書《天工開物》,傳播中國科學技術,影響中國,影響世界。
以“奇舞”喚醒“奇書”
以匠心打造驚艷之作
6月21日-22日
相約中央歌劇院劇場
*部分文案來源于網絡 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