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養生圈,最近有個“黃金小粉末”火了。
它來自廚房常見的姜黃,卻被科學家稱為“抗炎界新星”,甚至有人說它是“天然阿司匹林”。
這個自帶光環的成分,就是姜黃素。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位“植物界抗炎高手”的廬山真面目,看看它到底憑啥圈粉無數!
一、揭秘姜黃素的“戰斗模式”
如果炎癥是體內的“失控火宅”,那姜黃素就是“多面消防員”,能從多個火場入口滅火。
1.掐斷炎癥信號的“總開關”
人體里有個叫NF-κB的“炎癥指揮官”,一旦激活,就會下令生產大量促炎因子(比如TNF-α、IL-6),讓身體陷入“慢性火拼”。
姜黃素就像給NF-κB戴上“緊箍咒”,直接沖進細胞核阻止它發號施令,從源頭讓炎癥“熄火”。
2.給免疫細胞“踩剎車”
當巨噬細胞變成“暴躁老哥”(M1型極化),會瘋狂釋放炎癥因子。姜黃素就像溫柔的“調解員”,能讓它們冷靜下來,轉向“修復模式”(M2型極化)。
同時,姜黃素還能調節免疫系統中T淋巴細胞的“派系斗爭”,讓免疫系統恢復和諧。
3.邊滅火邊清場:抗氧化雙技能加持
炎癥常伴隨自由基“搗亂”,姜黃素自帶“抗氧化盾牌”,能直接捕獲這些“破壞分子”,減少細胞損傷。
當姜黃素濃度達到0.1mmol/L時, 其對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69% [1] ,救火時順便清理廢墟,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二、姜黃素能幫我們解決哪些問題?
1.抗炎
姜黃素在抗炎、抗風濕性關節炎和改善皮膚炎癥性疾病等方面存在潛在藥用價值,可以說是關節炎患者的福音,同時也為皮膚病的治療提供支持。
2.抗癌
姜黃素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分化,誘導癌細胞凋亡達到抗腫瘤作用。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已將其列為第三代癌癥化學預防藥。
3.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姜黃素可以溶解淀粉樣蛋白并修復由這些蛋白造成的神經損傷,發揮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2]。
4. 調節腸道菌群
姜黃素能調節腸道菌群的組成,促進致病菌群向有益菌群的轉變,實現對腸道健康的保護作用[3]。
5. 抗氧化-防止慢性病
姜黃素可以通過清除活性氧抑制脂過氧化反應,并通過增強抗氧化酶活性等實現抗氧化,起到防治慢性病的作用。
三、姜黃素的“致命短板”
姜黃素雖強,卻有個硬傷:口服難吸收。姜黃素難溶于水,易被腸道和肝臟“降解”,真正能到達炎癥部位的量少得可憐。
不過科學家正在想辦法,納米技術進行包裝或和胡椒堿搭檔,都能讓吸收率提升。
四、普通人應該怎么吃?
1.吃姜黃≠補姜黃素
姜黃里姜黃素含量有限,想靠吃咖喱補夠量,每天得吃幾十克,還可能因為染色作用吃成“小黃人”。
建議選擇標明姜黃素含量的標準化提取物,謹遵醫囑,每天攝入500~2000mg。
2.搭配脂肪更高效
姜黃素是“脂溶性選手”,和油脂一起食用,能促進吸收。
3.這些人要謹慎
孕婦、肝病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的人群,需咨詢醫生后使用,不要擅自當“小白鼠”!
結語:理性種草,
讓科學為健康護航
姜黃素不是“萬能神藥”,但作為天然抗炎成分,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未來,隨著納米技術、劑型優化的突破,這個“廚房小黃金”或許能在抗炎領域大放異彩。
現階段,不妨把它當作健康生活的“加分項”:偶爾用姜黃煮杯奶,搭配健康飲食和運動,或許比盲目追求“神藥”更靠譜哦!
最后敲黑板:天然成分的力量值得探索,但科學驗證才是硬道理,跟風炒作不可取!
你對姜黃素還有啥疑問?評論區聊聊唄~
參考文獻:
[1] Asouri M, Ataee R, Ahmadi A A, et al.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curcumin[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3, 25(13): 7593.
[2] 楊融輝, 張寧. 姜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東南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5 (1): 152-155.
[3] 陳鑫宇, 潘士鋒, 邢華. 姜黃素與腸道微生物間相互作用研究進展[J]. 動物營養學報, 2023, 35(2): 782-788.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編輯:李碩然 唐蔚
審核:姜峰 李雅琴
關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專業、有趣的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