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殷商時期作為其中關鍵的一環,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它歷經五百多年,承上啟下,為后世留下了無數瑰寶。如今,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即將開啟一場文化盛宴——“‘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展覽,眾多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文物匯聚于此。
其中,有一位來自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鸮尊”可是備受矚目的明星“嘉賓”!它將于5月19日—5月29日,踏上進京“出差”的旅程,與另一位鸮尊“嘉賓”再度相聚!
婦好鸮尊
通高約?46厘米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 藏
鸮尊整體呈站立鸮形(貓頭鷹),雙翅并攏、寬尾下垂。器蓋置于鸮首后部,蓋鈕為立鳥與龍形組合,器身口沿內壁鑄有銘文“婦好”。通體以?云雷紋?為地紋,鸮首高冠飾羽翎紋,鉤喙與胸部飾蟬紋,頸部兩側浮雕夔龍紋;雙翅盤曲長蛇紋,間飾菱形紋??;紋飾采用高浮雕、淺浮雕與陰線雕刻結合,體現“三層花”裝飾技法?。鸮尊以獨特造型與多重象征,成為解讀商代宗教、軍事及性別角色的關鍵物證。
???
“‘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
下面有請“婦好鸮尊”開啟“脫口秀”時間:
嘿,各位觀眾朋友!我是來自安陽殷墟婦好墓的“婦好鸮尊”,掐指一算,我都三千多歲啦!
此次有幸“出差”來到北京,我的心情格外激動,甚至帶著一絲緊張。因為在這場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展覽中,我將與另一位鸮尊重逢。我們雖歷經時空分隔,卻承載著同樣的殷商記憶。
三千年前,殷商的工匠大師們精心鑄造,把對生活、對信仰的理解都融入到我的身體里。
我的“出差”時間是5月19日—5月29日。在這短暫的10天里,我會格外珍惜與“同伴”重逢的機會,也期待能和前來觀展的觀眾朋友分享我們所見證的殷商故事,共同領略那段古老文明的魅力。
別磨蹭啦!快拉上您的“搭子”,定好鬧鐘,來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找我打卡!和我一起穿越回殷商,感受殷商文化的魅力吧!
???
“‘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
(ps:想知道下一位來北京出差的文物是誰?展覽期間還有哪些隱藏彩蛋?請持續關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更多精彩內容即將解鎖,海量精彩,不容錯過!)
文中材料引用來源: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展覽大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