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記的小單車壞了,著急去搬磚,于是掃了一輛共享電單車,卻意外發現,速度提回來了,恢復到以前那種“風馳電摯”的速度與激情的感覺。
并且在騎行過程中,才留意到,隨著天氣的轉熱,騎電動自行車和共享單車的人們也成倍增加起來,但是少有人像威記那樣中規中矩地帶上頭盔的。
記得在年前,電動車的速度,有種悄咪咪的降速的感覺。對于有需求的人們來說,不得不忍受它的“龜速”。而有關電動自行車的新規出臺,其中就強調了“戴頭盔”。這也讓很多人著急去買頭盔,無論是快遞站或者是線下銷售店,都可以看到頭盔的銷量是劇增,街上騎電動自行車和共享電單車的人戴頭盔率也是肉眼見多。
如今,離執行這些新規也過去了5個多月了,通過這次騎共享電單車,卻發現,這一切似乎也回到了“原點”。
前幾天去朋友家,還看到他的頭盔在鞋架上接灰著。問他為什么不戴,他說天熱的,戴那玩意干嘛,滿大街都是不戴的,也不見查,再說了,戴頭盔反而弄亂了他的造型和秀發......并且共享電單車不需要戴頭盔也能騎了。
看來有關是否“戴頭盔”的拉鋸戰還在繼續。
不過,相比較而言,私人電動車戴頭盔率還是蠻高的,尤其是快遞小哥,外賣員,接送孩子的寶媽或者長輩們等,都能看到他們戴頭盔的多;而不戴頭盔,基本集中在共享電單車上。
可以說,放眼全國,銀川是少有的對共享電單車“友好”的城市。不但有,還一下子有四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這都有賴于銀川是一座適合騎行的城市。怎么樣管理一種便宜,便民,解決人們交通“最后一公里”問題的交通工具?銀川也一直在努力調整和治理,以圖讓它變得安全舒適和方便人們的生活。
說到共享電單車的治理,不戴頭盔這個問題可謂“千年頑疾”了,為什么頭盔“戴不起來”?很多人一定會提到“衛生合格與否”,其實這也是老問題了。
對于有關這些問題的治理,很多人也提出來一個字,那就是“禁”。或者就是加強對于共享電單車企業的整治力度等等。也有人說,這是執法部門不作為造成的,既然新規頒布,那么就強制執行完事了,不然頒布干嘛?而對于執法部門,會說“人手不夠”,這是最大的無奈。
似乎這個問題無解?
其實,在威記看來,這個問題還是有解的,就看做不做。
那就是專門設立電動自行車車道!
當然了,這個問題提出來,很多人會說威記又亂搞了,還嫌道路不夠窄嗎?還是覺得銀川的馬路夠寬?同時也會拿機動車保有量高來來反駁。
威記曾說過,暑假去年暑假回老家,看到廣西很多小縣城都在本來不寬的街道中,設置有電動自行車道,和機動車同用一個紅綠燈。讓非機動車解脫的同時,可以有效管理這些電動自行車。
因為這一下就把電動自行車給剔出來了。在電動自行車車道上,戴不戴頭盔一目了然,走非機動車道也一目了然,如今,電動自行車已經上牌照,街上的探頭一樣對電動自行車有效。不遵守?罰,罰到長記性為止!
不像現在,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甚至是機動車道上,都可以看到電動自行車的身影。這對于執法部門來說,自然是管理不過來。
所以,設置單獨的電動自行車車道迫在眉睫。
有人說,銀川機動車保佑量超高(約150萬輛),人口也有約290萬人。
問題是威記老家縣城以及周邊幾個縣城,哪個都沒銀川大,也沒有銀川這樣的交通條件,人口基本在100-200萬+,機動車保有量也不低,但是,還不一樣是人人戴頭盔騎電動車上電動自行車車道?
所以,事在人為!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