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解讀一下波士頓咨詢(新加坡)合伙人龐穎的職業生涯。
除此之外,作為辯手和教練,曾囊括華語辯論界幾乎所有大賽的冠軍。
“ 2008年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辯論隊,2013年出任教練。作為辯手,曾獲得2009中華杯、2010菁英杯、2016新國辯冠軍,也曾獲得2010國辯及2015星辯季軍。作為教練,曾帶隊獲得2014世錦賽、2014中華杯、2015亞太、2017世界杯等冠軍,也曾帶領高中生榮獲精辯亞軍。
下面,我們來抽絲剝繭,解讀這一切的底層邏輯。
龐穎的
職業履歷
作為波士頓咨詢的合伙人,龐穎曾在新加坡辦公室和華盛頓特區辦公室工作過。她的興趣和專長領域包括數字和人工智能戰略、轉型以及各行業的大規模數字和人工智能技能提升。
2008年-2012年期間,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土木工程學士
全額獎學金,新加坡國立大學華語辯論隊隊長
2016年-2017年期間,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
院長榮譽獎學金,領導團隊:Graymatics視覺分析技術應用實習...
2017年-2018年期間,獲得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
贏得了2018年INNOVATEchina案例競賽(來自全球頂尖商學院的64支隊伍的冠軍),他們設計了一款名為‘銀發時刻’的應用程序,這是一個為老年人打造的老年友好型在線空間平臺,”幫助中國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參與社交和社區建設活動。
獲得耶魯大學 SOM 獎學金
向Global Parliament of Mayors提供咨詢服務
被《耶魯新聞》評為2018年耶魯杰出畢業生之一
2011年5月-2011年7月期間,曾擔任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 (ST Engineering)實習生
2012年7月-2016年6月,曾擔任新加坡陸路管理局(LTA) 交通和城市規劃師
進行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為新加坡13.5%的陸地面積和10%的人口制定中長期交通計劃,協調工程、城市規劃、公眾參與和經濟增長等跨職能目標。
向交通部長和4名國會議員提出并展示了詳細的5年城鎮交通計劃。
基于200名客戶的年終反饋,獲得全國優質服務獎
確定將樟宜機場擴建3倍的公路基礎設施計劃;該提案被部際委員會采納
2018年10月-至今期間,曾任職于波士頓咨詢(全職)
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間,擔任Consultant(新加坡)
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間,擔任Project Leader(新加坡)
2022年2月-2022年9月期間,擔任Project Leader(華盛頓)
2022年10月-2024年6月期間,擔任Principal(華盛頓)
2024年7月-至今,擔任Partner(新加坡)
龐穎, 在5 年內從一名辯手晉升為波士頓合伙人,其成功經驗對 CMKT 咨詢圈的粉絲有三大接地氣的啟示:
1、選對副業。龐穎曾說:“辯論是我人生的一條主線,工作是另一條主線,現在是兩條線并行,它是我的另外一個世界,我有兩套生活。辯論給我打開了很多門,對我的思維、思考問題的方式、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帶辯論隊的時候,她說:“我就是一個教練的方式,我要照顧每一個人,怎么排兵布陣,策略、邏輯、自由辯,其實我特別累,她不累。但當時就想著,那就成全你吧。”
這些經歷,對于她進入咨詢業后的邏輯思維,溝通技巧,向客戶匯報PPT,項目團隊管理等等,都產生了極大的裨益。
而且在辯論圈積累的人脈,知名度,對于以后成為合伙人也有一定的用處。
2、踩到風口。跟之前解讀的麥肯錫合伙 人 塞德夫(Aamanh Sehdev )一樣,這幾年正好是數字化轉型的高潮期,在咨詢數字化方面有一定建樹,基本上都能完成1-2年一跳。
龐穎在波士頓咨詢期間,“領導了多個大規模數字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設項目的設計和實施,涉及金融服務、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公共部門。她熱衷于幫助客戶成功實現數字和人工智能轉型。她的項目因其洞察力和影響力在2021年BCG奧運會(BCG Olympics)中獲得了金獎(全球僅有四個)。此外,她還因對團隊的卓越指導和奉獻精神獲得了“學徒之星”獎。”
龐穎每次晉升,都不到兩年,正說明了她牢牢的把握住了風口。
3、承受高壓。 龐穎,人稱阿龐,有時會被戲稱為“胖穎”,微胖的原因可能是過勞。“在世界頂尖的咨詢公司任職,她得在3天內完成新加坡-北京-上海-馬尼拉-新加坡的環東南亞飛行,期間處理連軸轉的工作,并且抽空接受這次可有可無的采訪。去年一整年,她一共坐了450多個小時的飛機。”
做咨詢別怕吃苦,晉升的時候,這就是資本。
頂級顧問的思辨力
龐穎在2024年出過一本書《思辨力35講:像辯手一樣思考》,是一本幫助識破邏輯陷阱,迅速提升分析、表達問題的實用指南。
第一章 破 : 識別謬誤
第二章 立 :塑造論證的整體結構
第三章 回到現場:經典辯題,經典分歧
她曾在分享中,講了邏輯的四種謬誤:
錯把相關當因果:舉例如“上哈佛”與“工資高”只是相關,并非因果。
虛假兩難:即“非此即彼”的二選一情境,實際上世界上有很多選擇,并不只有A和B兩種。
循環論證:這種論證沒有提出比結論更多的信息,只是加長了邏輯鏈。
存在即合理:“合理”指的是“有原因”、“有跡可循”,并不代表“合乎情理”。
看的出來,龐穎總結出了一套辯論的方法論,而且也把MECE等咨詢邏輯,融合了進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思考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