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奶奶廟上祈娃娃”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今天就是5月15日,農歷的四月十八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今天是有“泰山之主”之稱的碧霞元君的生日。碧霞元君在我國民間的地位非常高,有“北元君,南媽祖”的說法,她們同被收在我國非物質文化名錄。
碧霞元君是誰?
泰山是華夏文明的"天下第一山",自古就享有"五岳獨尊"的地位。據史料記載,自秦始皇至清乾隆,共有12位帝王舉行過27次封禪大典。除此,它還視為“仁德之山”,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說法,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有眼不識泰山”“重如泰山”等成語,可見泰山在我國的重要性。
碧霞元君,全稱“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稱“泰山玉女”或是“泰山奶奶”,為泰山之神。關于碧霞元君,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她是黃帝在創建岱岳觀時派遣過去的七位女子之一,后得道成仙并留在了泰山。明人的《稗史匯編》中就有"泰山玉女,黃帝所遣,蓋女仙也"的記載。不過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說,碧霞元君為東岳大帝之女,受玉帝敕封鎮守泰山。
因泰山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國民間碧霞元君有著很多的神職,明代碑文中就有“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所愿,貧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歲,賈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的記載。
在古代社會,生育是家族延續的頭等大事,碧霞元君被奉為“送子娘娘”,許多不孕婦女或祈求子嗣的家庭都會向她祈禱。所以四月十八這天也被稱為“祈嗣日”,有“拴泥娃娃”的習俗,這在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中有詳細記載:"祈子者以紅繩系泥孩歸,謂之拴娃娃"。
今天就是四月十八“祈嗣日”,提醒大家,別管多忙,牢記:1要吃,2要忌,3要穿,別大意。
1要吃:要吃面條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過生日吃面條的習俗。面條細長柔韌、不易斷裂,古人以形寓意,將其視為“長壽”的象征,稱為“長壽面”。過生日吃面條,寄托了對壽星“福壽綿長、健康無虞”的美好祝愿。四月十八是泰山奶奶的生日,這一天吃面條除了是對泰山奶奶表達尊崇與感恩外,也有向泰山奶奶祈愿之意,希望能獲得她的庇佑,保佑家人福壽安康、萬事順遂。
四月十八屬于夏初時節,此時氣溫升高、濕氣漸重,很多人會逐漸出現食欲不振、困倦乏力等“苦夏”癥狀,面條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夏季所需能量,同時煮軟的面條還能減輕胃腸的負擔,對夏季易發的消化不良尤為友好,《本草綱目》中就記載小麥具有“養心益腎,和血健脾”的作用,非常適合夏季的時候食用,像三伏時期就有吃“三伏面”的習俗。
2要忌:忌亂說話
傳統祭祀強調“非禮勿言”,要求參與者心懷敬畏、言語肅穆,以維護儀式的莊嚴性,《禮記》中便有 “祭祀不祈,不麾蚤,不樂葆大,不善嘉事”的記載,強調言行需符合禮儀規范。在泰山奶奶生日的廟會或參拜活動中,亂說話,如嬉笑打鬧、議論他人是非等,不但會破壞集體祭祀的肅穆氛圍,還可能被視為對傳統文化的輕慢。
老話說“禍從口出”,意思是災禍往往由說話不謹慎引發,強調言語不當可能給自己或他人帶來麻煩甚至災難。所以不止是四月十八這天,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建議大家要管住嘴,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3要穿:服裝要得體
傳統觀念里,祭祀祈福是莊重神圣的時刻,衣著作為外在形象的直觀體現,需摒棄隨意、張揚的風格,以此展現對神靈的敬畏。因此,素色、簡約的服裝更受推崇,避免過于鮮艷、花哨或暴露的款式,以防顯得輕慢失禮。我國各大寺院對于著裝也有著相關要求,如不能穿拖鞋、短褲、背心或是過于暴露等,否則將會被視為不尊重。
得體的穿著還暗含 “衣冠正,心性端” 的傳統理念。古人講究“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在祭祀祈福時,整齊潔凈的服飾能幫助人們在心理上完成對自我的約束,以更虔誠的姿態參與儀式。在實際行動中,選擇寬松舒適、行動方便的衣物,也便于跪拜、行禮等儀式動作,讓整個祈福過程更顯從容莊重。
今天就是四月十八了,值此之際,祝大家:平安健康、萬事順遂、家庭幸福、財運亨通!也祝即將中考、高考的學子:旗開得勝、金榜奪魁、前程錦繡、鵬程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