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的認購總額突破千億港元,從相關渠道獲悉,寧德時代港股IPO的孖展認購倍數已經突破60倍,作為A股的明星企業,寧德時代的市場追捧熱情高漲。
據數據顯示,寧德時代擬以每股263港元進行定價,以該定價計算,較寧德時代A股最新收盤價折價近8%。在近8%的折價率影響下,也吸引了不少資金參與認購,試圖獲得寧德時代港股上市后的套利機會。
與寧德時代相比,2024年9月赴港上市的美的集團,認購熱度卻遠不及寧德時代。但是,從當時美的集團的港股定價分析,卻頗有誠意。
根據數據顯示,美的集團港股的每股發售價格為54.8港元,較當時美的集團A股價格折價了21.5%。
在美的集團港股上市之后,股價大幅拉升,股價一度漲至101港元。如果當時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持有至最高位,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可以獲得接近100%的投資利潤。
然而,與A股“打新”不同的是,港股“打新”的規則有所不同。即使投資者成功中簽,也未必可以保證中簽賺錢。港股新股的上市表現,不僅與公司發行定價、所處的估值水平有關,而且還與市場環境好壞、基石陣容情況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
從A股巨頭公司多年來赴港上市的表現來看,上市首日基本上沒有太亮眼的股價表現,港股上市首日的表現如何,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同期A股股價的表現情況。
從美的集團、順豐控股,再到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巨頭公司的赴港上市,從這些巨頭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公司基本上處于“不差錢”的狀態,而且財務實力、盈利能力基本上處于行業靠前的水平,為何它們依然選擇了赴港上市呢?
巨頭公司赴港上市的原因,大概與幾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個原因,借助港股市場打開海外市場融資渠道。
以寧德時代為例,當寧德時代成功赴港上市之后,將實現“A+H股”的同步上市,將有利于打開公司的海外市場融資渠道,并且借助港股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打響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從寧德時代的募資投向分析,約90%將用于推進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另外,約10%將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由此可見,借助港股市場拓寬融資渠道,滿足海外市場的拓展需求,成為巨頭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實現股票定價權的多元化,向海外巨頭估值看齊。
在A股市場中,股票價格的定價權往往掌握在部分機構投資者手中,但對部分巨頭公司來說,公司估值長期處于被低估的狀態,公司的投資價值一直未能夠得到充分挖掘。
巨頭公司通過港股市場,引入更多的資金參與股票定價。從中長期的角度分析,在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的前提下,公司估值有望向海外巨頭看齊,這也是提升公司估值水平的主要方式。
第三個原因,提升公司的國際影響力。
對千億市值、萬億市值的巨頭公司來說,選擇赴港上市,將會是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方式。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公司對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國際影響力追求會越來越高。通過赴港上市,可以讓全球資金更好認識公司,對公司品牌、公司產品的海外拓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
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選擇赴港上市,實現“A+H股”的同步上市,隨著港股市場的容量規模不斷提升,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流入。從最近一段時間港股市場持續走高,赴港上市的公司數量持續增長等現象分析,港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正在持續提升,港股市場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