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前自動駕駛明星企業圖森未來(現品牌名CreateAI)在投資者活動上拋出一枚核彈;
公布6款游戲項目及上線時間,涵蓋武俠、科幻、國風競技等多個賽道,并高調宣布《金庸群俠傳》3A單機與三體影游聯動項目將于2027年同步上線。
這場從無人卡車到游戲開發的跨界轉型,究竟是絕境中的背水一戰,還是AI時代下技術復用的野心藍圖?
▌卡車到江湖,一場技術自救的商業邏輯
圖森未來的轉型并非一時興起。據其財報披露,2022年因L4自動駕駛研發成本過高、合作伙伴退出,公司一度瀕臨破產。
重壓之下,創始人陳默選擇將自動駕駛積累的AI技術(如感知算法、數據處理)轉向游戲開發,并提出“五年內開發成本降70%”的目標。
這一決策背后有三重考量,自動駕駛的實時環境感知與游戲場景建模存在底層邏輯的共通性;
2023年全球游戲市場規模超2000億美元,而國產3A標桿《黑神話:悟空》的成功驗證了高投入單機游戲的商業潛力;
手握金庸與三體兩大國民級IP,可快速建立用戶認知,降低市場教育成本。
但這一轉型也伴隨爭議,自動駕駛與游戲開發的技術壁壘差異巨大,且圖森此前并無游戲研發經驗。其宣稱的AI降本能否兌現,仍需時間驗證。
▌六大項目野心勃勃,但暗藏隱憂
作為圖森救命稻草,這款純買斷單機ARPG被定位為開放世界武俠3A,明確不登陸移動端。陳默在股東信中稱愿以畢生熱愛背水一戰,并計劃在2025年ChinaJoy放出實機演示。
金庸IP的全角色開放世界尚屬首次,若成功復現俠客自由闖蕩的沉浸感,有望填補國產單機武俠空白。
但是風險也很明顯,原廣州研發團隊解散,核心成員主美、主策離職,僅剩主程支撐;
開放世界的物理交互、劇情分支設計對AI生成工具依賴度高,而圖森自研的Ruyi模型目前僅能生成5秒視頻,且存在肢體畸形等問題。
這款金庸IP國風MOBA,融合《永劫無間》的冷兵器格斗、吃雞的生存縮圈與《逃離塔科夫》的裝備回收機制。
制作人劉博(曾任職萬代南夢宮)的加入,或許能為戰斗系統提供差異化設計。但MOBA賽道已成紅海,若缺乏創新核心機制,恐難撼動《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的統治地位。
《三體》項目與上海三體動漫合作的動畫電影及游戲,主打AIGC技術呈現宇宙文明。
邀請《超時空要塞》導演河森正治參與,或能提升科幻場景的視覺表現力。然而,《三體》IP改編歷來爭議不斷(如某游的脫水設定被批魔改),如何平衡原著黨與泛用戶需求,將是最大難題。
《KINGS》SLG端游,由原自動駕駛團隊開發,搭配動畫劇集,試圖以科技+內容生態破局;
《KINGS》
《河洛群俠傳2》延續經典武俠IP,新增戰棋玩法,但河洛工作室近年口碑起伏不定,續作品質存疑;
《河洛群俠傳2》
AI休閑游戲,類橙光游戲的AVG+工具鏈,主打低成本試錯,或為技術落地積累數據。
▌圖森的“終極底牌”
圖森轉型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自研的Ruyi圖生視頻大模型與配套工具鏈。
該模型已開源7B版本,計劃2025年迭代至專業級。若實現AI生成劇情動畫、場景建模,確實可能大幅壓縮開發周期(如傳統動畫電影需4-6年,游戲開發5-7年)。
但當前行業痛點在于AI生成內容與工業化流程的兼容性——例如,AI繪制的人物原畫能否通過美術監修?生成的分鏡能否匹配導演意圖?
圖森COO郝佳男坦言:“需1年時間磨合內部團隊”。若工具鏈成熟,圖森或可向中小開發者開放平臺,形成技術+內容的生態閉環。
▌一場不能輸的江湖之戰
圖森的轉型,本質也是技術公司在時代浪潮下的生存實驗,其優勢在于AI技術儲備與IP運作視野,但短板亦明顯:游戲研發經驗匱乏、團隊磨合成本高企。
若《金庸群俠傳》與三體項目成功,不僅將重塑國產3A格局,更可能開辟AI+IP的新商業模式;反之,若再度跳票或口碑崩塌,圖森或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作為玩家,我們樂見更多挑戰者入局,但也需清醒認知,江湖從不缺豪言壯語,唯有用作品說話的俠客,才能笑到最后。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