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時,有一個叫德誠的禪師,外出釣魚。
到深夜,一條魚都沒有得到。
他搖著空船歸來,一點(diǎn)都不抱怨,而是欣賞如水的月色。
回到寺院,他揮筆寫下:“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當(dāng)一個人接納了“空空兩手來,空空兩手走”,那就一直活得幸福無比。
那些空空蕩蕩的,在智者的眼里,就是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摹?/p>
太陽落山,大地清空了陽光,又鋪滿了月光;夜幕下,房子陰暗了,點(diǎn)亮一盞燈,那就屋滿柔情。
空,是一種大智慧,也是福氣的根。
01
成長時,填“空”。
小時候讀書,我們常常做填空題。
一個詞語,老師寫下一個字,留下一個空格,讓我們填寫。
人生也是如此,把有空的地方,慢慢填滿,從天真到成熟,從無知到睿智。
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誰能夠更早地填補(bǔ)人生的空白,誰就成長更快。
西漢的窮孩子匡衡,白天放牛、割草,夜里從別人家借書來讀。
家里點(diǎn)不起燈,就把墻壁鑿開一個孔,讓隔壁地主家的燈光,照進(jìn)來。
地主被他的行為感動了,就讓他到家里,和孩子們一起讀書。
多年后,匡衡入朝做官,官至丞相。
隋朝末年,窮孩子李密,一邊放牛一邊看書。
他把書掛在牛角上,讀完了一本,就換一本。
他的行為,讓當(dāng)朝的大臣楊素非常驚訝,然后予以幫助。
后來,李密成為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
用智慧填補(bǔ)了無知的大腦,用磨難增加了閱歷,用社交增加了人脈資源,用走千里路,改變了世界觀......這都是成長的印記。
少年,什么都要求滿分,這不是貪婪,而是帶著一點(diǎn)點(diǎn)野心,鞭策自己。
到了成年的時候,自己的學(xué)業(yè)成功,取得了文憑,也有了技能,那就可以開啟滿意的人生。
02
中年時,有“空”。
在《紅樓夢》里,林黛玉是一個備受關(guān)注的人。
她博學(xué)多才,長得漂亮,還被寶玉喜歡。
按理說,她的人生結(jié)局,不會太凄涼的。事實(shí)卻恰好相反。
她長期體弱多病,并且心病也多。
有一次,她臥病在床,卻不能好好休息,總是把他人的一舉一動,當(dāng)成了煩惱的根源。
門外有人說:“你這不成器的蹄子,整天跑到這里頭混。”她就認(rèn)為,門外的人,指桑罵槐,還因此哭得暈過去。
畢竟黛玉也是父母亡故后,不得不投奔賈府的人。
黛玉總是嘆息命運(yùn):“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y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她畫了美麗的芙蓉,卻題上了“風(fēng)露清愁”四字。把好端端的日子,都弄丟了。
當(dāng)我們?yōu)轺煊裨缤龆锵У臅r候,更應(yīng)該撇棄她的多愁善感。學(xué)會以人為鏡,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俗話說:“人到中年不如狗。”
每個日子,都不容易,為了柴米油鹽而奔波,為了贍養(yǎng)父母,拉扯孩子,承擔(dān)房貸而苦惱。
你必須在空、滿之間,找到平衡。也就是說,要學(xué)會“忙里偷閑”。
為什么職場,會安排大家周末休息,也有一些節(jié)假日。這就是讓我們的工作,留下空隙,每隔一段時間,就能養(yǎng)精蓄銳。
人到中年,育兒有空,不要忙得忘記孩子。若是孩子學(xué)壞了,學(xué)習(xí)成績太糟糕,那中年人的忙碌,顯得疲憊,無價值。
人到中年,相愛有空。不要忽視了枕邊人,常常和愛人一起出門走走,多一些溝通。
人到中年,社交有空,不是誰都要成為你圈子里的人。狐朋狗友就別要了,沖著利益來的人,利益散了就算了。
有空的日子多了,就可以休息,排空煩惱。千萬不要把什么都放在心上,把是都當(dāng)一回事。
03
晚年時,排“空”。
看過一個詞語,叫“回到原點(diǎn)”。
當(dāng)一個人到了退休的年紀(jì),就應(yīng)該往回走了。從圓滿的地方,走向有空的地方。
排空自己,讓自己變得輕松,這是老人需要的技能。
退休,是讓位子有空,給后來人能更好地工作。若是你不愿意退休,七八十歲的時候都去找工作,這是自尋煩惱。年齡明擺著,哪有人會喜歡重用一個老人呢?
低配生活,是讓欲望有空,不再去想什么大富大貴。在節(jié)儉的日子里,慢慢留下一些存款,從而余生不愁。退休金不高,但是沒有關(guān)系,生活開銷不大。足夠了。
放下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人,那是排空多余的愛情。從而更加珍惜老伴。
減少社交,這是把利益有關(guān)系的人,都放棄。就是一些親戚朋友,慢慢散了,也不要去追尋了。以后的日子,有家人,有好鄰居,就足夠了。
把成就也放下,這都是過去的光環(huán)。回歸到普通人的行列,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心高氣傲,不會倚老賣老。
終究我們要赤條條地走,那也是一種福氣,沒有任何的遺憾。
04
有一個香客,帶著一盆花,去拜見禪師。
香客很富有,卻很煩惱,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禪師說:“放下。”
香客就放下了花盆。
禪師又說:“放下吧。”
香客不知所措,舉起手,表示自己的沒有帶其他東西。
禪師笑了笑,沒有再說。香客頓悟,放下了欲望、執(zhí)念、金錢......
《詠史》中說:“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人這一輩子,也就是把空瓶填滿,然后有舍有得,最后排空的過程。
一空一滿一陣子;一滿一空一輩子。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jìn)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