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未來消費
文丨蘭杰
且盈利情況好于國內短劇平臺。
在五一假期期間,有人將時間交給了旅行,有人選擇居家休息,在手機上的各大App中停留。此時,海內外網友達成的共識或許不只有短視頻、還有短劇。
從國內的角度來講,短劇帶來的暴富神話已經是被戳破的繁榮,掙不到錢成為了行業內大多數從業者的感慨。
這期間,平臺成為了最終的贏家,憑借著番茄小說的經驗和團隊,紅果短劇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頭部,且改寫了付費和免費模式短劇的市場份額占比——據相關從業者表示,以紅果短劇為代表的免費短劇如今已經占據了國內短劇市場的半數份額,且仍在繼續提升。
與此同時,海外的短劇市場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競爭態勢和市場格局。在海外,短劇仍是掙大錢的好生意,也是在國內市場難以生存的從業者們的出路。
如今,海外頭部的短劇平臺以點眾科技旗下的DramaBox,和已經從中文在線獨立出來的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娛)旗下的ReelShort為代表。點眾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告知36氪,其海外短劇業務過去一年的收入超20億元。據36氪了解,這個數字接近國內頭部短劇平臺收入的一半。而ReelShort背后的公司Crazy Maple Studio,2024年的營收也達到了29.1億元。
此外,國內許多曾以網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也在加快短劇出海的速度。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掌閱科技推出了海外短劇平臺iDrama;中文在線推出了Sereal+、UniReel等短劇APP;麥芽傳媒的NetShort、前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周元主導的StoReel等平臺也進入了市場。更值得注意的是,字節旗下主打免費短劇的Melolo也已經在東南亞等地區上線。
根據DataEye-ADX的數據,從2024年9月開始,海外投放短劇APP的數量大幅增加,到2025年2月,投放短劇APP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31款,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
競爭越來越激烈之際,處于領先地位的仍是DramaBox和Reel Short。這并不稀奇,在一個新興市場初現的時候,贏家往往是搶占先機的一方。但如今,已經有一些態勢正在發生改變。
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
在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的敘述中,海內外的短劇幾乎是同步啟動的,前后的時間差距不過兩個月,只是因為團隊能力原因所以海外的步伐會慢一些。
而當時支撐陳瑞卿做出出海判斷的,是其對于海外短劇市場規模的預測——海外的市場規模會是國內的三倍,也就是超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DramaBox和ReelShort幾乎都是第一批出海的短劇平臺。期間,DramaBox經歷了一個后來居上的過程——2023年下半年,ReelShort憑借登頂美國iOS娛樂榜單的成績,被國內媒體關注到,而彼時的DramaBox還處于默默無名的狀態。
2024年春節期間,這一狀態被打破,DramaBox連續7天在中國臺灣地區登頂蘋果商店娛樂榜,而在北美地區的谷歌和蘋果商店中,DramaBox和ReelShort的當日營收輪流位列出海短劇企業第一名。這樣的狀態幾乎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助力DramaBox實現反超的,除了團隊換血,還有一個原因是,平臺引進了大批量的翻譯劇豐富了供給,這在跑馬圈地的市場開拓階段是極其有效的方法。
此外,與國內一樣,海外短劇同樣離不開投流。有過海外短劇拍攝和投資經驗的阿葉向36氪表示,海外單部短劇的投流成本依舊占據了成本的大頭。也因此,有著較為豐富的投流經驗的點眾科技,在短劇出海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如今,點眾科技的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DramaBox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北美等英語地區,以美國占比最高。
此外,平臺上的供給仍以翻譯劇為主,本土劇的產量在月均10-15部左右,產能還遠遠不夠。
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本土化的難度并不小,除了高出國內2-3倍的成本以外,還有更多的合規問題,以及更難預測的投流效果等阻礙。
與DramaBox相比較,ReelShort一開始就走更徹底的本土化路徑,但做互動劇出身的ReelShort缺乏內容供給,雖然質量更好,卻也面臨著更新慢、難以規模化的問題。
以谷歌商店的數據為例,2024年同期的時候,DramaBox的下載量還不及ReelShort,但如今前者在應用商店中的下載量已經達到了1億+;而后者的下載量只有DramaBox的一半,也就是5000萬+。
但這并不是說明本土化不夠重要。
一方面,文化差異和合規問題甚至可以決定一部短劇的生死,如快手國際版SnackVideo的《修仙大佬在紐約》,因“物化女巫群體”遭投訴下架。
另一方面,本土化內容也決定了一部短劇能否成為爆款的底線。
阿葉向36氪表示,為了節約成本,一些短劇團隊會在國內拍攝海外短劇。她拍攝的海外短劇中的女主角,如今也跑到國內進行拍攝。在這位女主角近期分享的ins中,她穿了黃色小香風的套裝,“這會有一定的違和感。”小香風是中國女性日常穿著的流行元素,但在歐美地區很少有女性會日常穿著這樣的衣服。這樣的短劇成為爆款的概率也就會很小。
此外,對于國內團隊來說難以分辨的外國面孔和外語口音,都會被本地人精準地識別出來。
也因此,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點眾科技的海外業務后續會逐步增加本土化進程,提高本土劇的數量。而本土劇的供給,也會采用完全的本土化,即由當地人制片、拍攝和出演。
在DramaBox、ReelShort等平臺保持領先之際,一些競爭態勢也在發生改變。
市場的遷移和商業模式的變化
歐美市場的觀眾已經有著成熟的付費觀看習慣,美國市場也是海外第一大付費短劇市場。
根據點點數據,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北美地區的RPD(平均單次下載收入)為4.7美元,歐洲地區的RPD約2.3美元,遠高于海外短劇行業2.0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東南亞地區的RPD為0.7美元。
但在歐美地區的拍攝成本在不斷攀升——由原先的15萬美元每部,上漲到了20萬美元左右,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這是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在去年9月期間,為阿葉承制短劇的執行制片人與她的合作成員發生了沖突,原因在于這位制片人同時接了好幾個承制的活兒,對方說洛杉磯每天會有幾十個組同時開機,拍的都是短劇。
另一方面,一些降低成本的路徑又難以堆出爆款。例如在國內拍出海短劇,除了會出現國內承制團隊不了解歐美文化的情況,語言也是很大的障礙。阿葉在前段時間對接了一個海外短劇的項目,對方負責人告知她,整個攝制團隊只有導演會英語,還不一定能用英語導戲,這讓她很震驚,“執行導演做什么?要怎么和演員溝通?”
相較之下,文化更相近、拍攝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以及RPD(平均單次下載收入)相對較高的日韓地區,也在成為近年來短劇出海企業的選擇。
此外,東南亞短劇市場已經超過了歐洲地區,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短劇市場——據點點數據,今年2月美國憑借2654萬美元的收入,占據海外市場的近半壁江山,東南亞緊隨其后,收入達690萬美元。
2024年年末,字節旗下針對東南亞市場的短劇App Melolo上線,主打免費模式。但在上線后的幾個月中,Melolo并沒有掀起什么水花,反倒是因為平臺上翻譯劇的質量差、下載量低迷,顯示出一種倉促感。即便如此,因為背靠字節,Melolo的上線還是引發了行業內對于字節是否要再造“海外紅果”的討論。
而Melolo的出現和東南亞地區受眾較差的付費習慣,都在促進免費短劇模式的發展。點眾科技海外業務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在東南亞的用戶覆蓋也很高,基于本地的付費能力有限,一直沒有著重開發,未來也會開始探索廣告補貼收入的免費模式。”
更早之前,未有太多本土化舉措的DramaBox在東南亞地區已經有了不錯的下載量,占比其整體下載量的近30%。
海外的短劇,正在走過一條和國內相似的路徑,但壟斷還未出現,免費的模式也還沒有當道。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
━━ 已入駐平臺 ━━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
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