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早,全稱房性早搏,是心臟發出的“異常信號”。正常情況下,心臟跳動由竇房結統一指揮,但房早發生時,心房內某個“調皮”的異位起搏點會搶先發出電信號,導致心臟提前收縮。這種心律失常就像交響樂中突然插入的不和諧音符,雖不致命,卻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房早的“偽裝”與危害
房早癥狀多樣且易被忽視:有人感到心臟“漏跳一拍”或“猛地抽動”,有人胸悶、頭暈,甚至伴隨焦慮。更需警惕的是,它可能是心臟疾病的“預警信號”。長期頻發的房早會擾亂心臟節律,降低泵血效率,增加房顫、心衰風險。尤其對于高血壓、冠心病者,房早可能加速病情惡化。
為何不能“放任不管”?
房早的“無害面具”常讓人掉以輕心。研究顯示,約60%的健康人一生中可能出現房早,但若24小時內超過數百次,或伴隨心悸、乏力等癥狀,需及時干預。更危險的是,房早可能演變為室上速、房撲等惡性心律失常,甚至誘發猝死。
科學應對,守護心跳!
1、查病因:通過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定位早搏起源,心臟超聲排查結構性 病變,甲狀腺功能、電解質檢查排除代謝異常。
2、調生活:戒咖啡因、酒精,避免熬夜、情緒波動,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增強心肺功能。
3、遵醫囑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
4、射頻消融術:對于藥物無效或癥狀嚴重的病患,該手 術通過導管消除異常起搏點,成功率高。
房早雖小,隱患卻大。它像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提醒我們關注健康。若頻繁出現心悸、胸悶,切勿硬扛,及時就醫、檢查才是明智之舉。
陳萌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傷寒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后備帶頭人
北京紅旗中醫醫院特邀專家
【學術任職】
燕京劉氏傷寒流派傳承工作室骨干成員,“傷寒名家學術思想的整理與繼承研究”方向負責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王慶國教授傳承工作室成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方專業委員會理事。
【擅長領域】
臨 床擅長應用張仲景經方治各科常見病、疑難病。腫瘤的中醫保守診治與術后調理,重視腫瘤的早篩和預防、調理體質逆轉癌前病變,消散結節;應用中醫藥治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絞痛;不能或不愿支架或搭橋的冠心病;冠心病支架術后、或搭橋術后仍有胸痛等不適癥狀者;各種心律失常(頻發室早、房早、房顫、緩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關疾病;以及慢性肝膽與胃腸疾病;內分泌失調,以及四高”等代謝綜合征;皮膚科、風濕免疫科、兒科、婦科常見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