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顯赫的鵪鶉谷俱樂部最后三洞,也被高爾夫球迷們稱之為“綠里”,這個名字源自著名恐怖小說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及電影,是他筆下死刑犯在前往電椅途中所走過的綠色地板。每年,美巡球員在此參加富國銀行錦標賽時,都會對斯蒂芬·金的這個比喻深有感觸。最后的收官三洞,是一個總長1270碼的四桿洞/三桿洞/四桿洞組合,每個打到這里的球員命運仿佛都早已注定,許多好成績往往也會在這三個緊鄰水障礙的果嶺上功虧一簣。而這里將于今年5月15日至18日迎來四大滿貫賽之一PGA錦標賽的回歸。
鵪鶉谷最負盛名的“綠里” 從16號洞開始,而此前三洞是球員們最好的得分洞。
在大滿貫的壓力下,緊張會進一步加劇,就像2017年鵪鶉谷首次承辦PGA錦標賽時那樣(這里同樣也是2022年總統杯的舉辦地)。那一年,鵪鶉谷一舉成為美巡全年最難球場,難度甚至超越奧古斯塔國家俱樂部、艾琳山以區皇家伯克戴爾這三座同年舉辦大滿貫賽的球場,球員們在經過“綠里”三洞時,平均每天都要丟掉一桿以上。而今年,同樣的情形很可能再次上演。全長7558碼的鵪鶉谷,賽時標準桿將為71桿。球場從1996年起由著名球場設計師湯姆·法齊奧牽頭進行過多次改造,其中包括2016年的大規模重塑(新增了三個球洞),以及最近一次在2023年對果嶺、沙坑和發球臺進行重建。
既然最難、最具決定性的三洞組合壓軸登場,那么所有人就必須在前面幾洞盡可能地多得分。如果天氣與場地條件允許,這是一種完全可行的策略—如果16到18號洞是“綠里”,那么13到15號洞就是死刑犯的“末路狂歡”,是他們走上審判臺之前最后的機會。如果發揮得好,球員甚至可以在這三洞中拿下兩到三桿,因為其中藏著兩個充滿誘惑的“減半桿洞”。
中長鐵距離的13號洞三桿洞有著寬闊而平緩的果嶺。
率先出場的是13號洞,三桿洞,一個相對直接的鐵桿洞。球洞長度在170到220碼之間,需要越過一條小溪將球打到對坡的果嶺上。果嶺面積相對較大,唯一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它的“假果嶺前沿”:如果距離不夠,球會順著斜坡滾到球道上10到15碼的位置。果嶺兩側的深沙坑也需要小心應對,盡管在過去五屆富國銀行錦標賽中,這里的沙坑救球成功率達到60%,接近美巡的平均線。不論洞杯在哪,果嶺中央始終是一個安全的落球點,可以穩穩保帕,甚至推進小鳥。在2017年PGA錦標賽期間,13號洞的平均成績是3.19桿,而此后幾年的平均桿則降低到3.08桿
真正的“樂趣”從14號洞開始。作為美巡賽最佳短四桿洞之一,這個洞的球道略微下坡,開球臺左側的水障礙一路延伸到果嶺邊。1960年喬治·科布在最初設計這座球場時,建造了一個大型的蓄水湖,并將14到17號洞圍繞著湖水進行布置。但當時14、16和17號洞的果嶺被設計在了地勢較高因此而遠離水邊的位置。1996年法齊奧團隊在進行改造時,將14號洞和17號洞的果嶺推到了緊貼湖邊的位置,以大幅提高水障礙的威脅性(2013年16號洞果嶺也做了同樣的調整)。果嶺位置的變化徹底改變了14號洞的計算方式。
14號洞是一個可以一桿開球上果嶺的四桿洞,抓鳥是常態,甚至有機會打出老鷹。
在記分卡上,14號洞的標準長度是344碼,但這只是一個“建議”,美巡賽時其長度通常會在300到350碼之間調控。2017年PGA錦標賽第二輪,發球臺甚至前移僅留下了289碼的距離。面對這樣一個可以開球上果嶺的四桿洞,你必須學會在“誘惑”與“謹慎”之間取得平衡,而這也正是14號洞的魅力所在。站在發球臺上,每個球員都憧憬著三桿拿下,甚至兩桿入洞。
但哪種策略才是最優解?大多數球員會選擇在這個洞用一號木或三號木直攻果嶺,但對小部分人來說,這樣做下水的風險太大,他們更傾向于先用鐵桿把球放到一個安全位置。另一些人則更依賴數據,愿意每天嘗試直攻,即便未能上果嶺,也有信心一切一推抓到小鳥。
不同的洞杯位置同樣也會影響球員的決策。如果旗桿插在前后深52碼的果嶺前端,球員可以打得更具進攻性,因為即使打短或者要從兩個果嶺邊沙坑救球解決起來都相對簡單。但當洞杯設于果嶺后側的時候,容錯性就會小很多,難度通常要提高四分之一甚至是半桿,因此更多球員會選擇緩攻,留下一個挖起桿的距離,屆時可以控制倒旋讓球更靠近旗桿。14號洞在過去五屆富國銀行錦標賽上的平均成績為3.75桿,因此這是一個關鍵的得分洞,打帕就如同掉桿。
15號洞也是美巡賽最容易得分的五桿洞之一。
接下來的15號洞,五桿洞,是一次真正的得分“狂歡”。這里的球道沿著湖水繼續前進,但對職業球員來說水并不是真正的威脅,球道在繞過水面上坡之后,最終通往果嶺。如果開球時能將球精準地停在左側橡樹林與右側兩個球道沙坑之間,就能進入“進攻區”。此時,第二桿雖然略帶盲攻果嶺,但只需要打出220到270碼的距離越過果嶺前沙坑,通常就有機會上果嶺。
果嶺邊沙坑在2018年進行過改造,在果嶺右側10碼外的斜坡上增加了兩個新沙坑,但對職業球員來說這同樣不構成威脅。球員們心知肚明,這一洞最多是四桿(小鳥),能否成功取決于第二桿攻果嶺時距離旗桿有多近。
在富國銀行錦標賽中,約四分之三的球員會去嘗試第二桿直接攻果嶺。在過去五屆比賽中,共有131人次成功兩上,貢獻出35只老鷹,僅有135個破擊。而15號洞的平均成績為4.59桿(與2017年PGA錦標賽時相同),不僅是全場最容易得分的球洞,還常年穩居美巡賽最容易得分的五桿洞之一。
作為高難度收官三洞“綠里”的前哨,鵪鶉谷13到15號洞同樣會對球員的PGA錦標賽成績產生決定性影響,就像它在美巡常規賽事中一樣。2024年,羅里·麥克羅伊以5桿優勢在這里取勝,當時他在這三洞交出了整周-6,決賽輪-4的好成績,而在“綠里”三洞他的成績則是+2。2023年,冠軍溫德姆·克拉克也是憑借在13、14、15號洞拿下的7桿優勢,才扛住最后三洞的平標準桿,最終奪冠。2021年同樣是小麥奪冠,是這三洞的5只小鳥,彌補了他在“綠里”打出的+1,并最終以1桿優勢擊敗亞伯拉罕·安瑟。
每個人都知道“綠里”是終極考驗。但在13號洞開球前,這些球員的眼中只有“紅字”。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雜志
近期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