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當奔馳在中國只有不到50家4S店時,沒人想到這個“追趕者”會在十年后坐擁700多家門店,年銷量沖上76.5萬輛的巔峰。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曾上演逆襲神話的豪華品牌,會在2025年突然揮刀砍向自己的經銷商網絡,超100家門店即將關停,13年的渠道狂飆戛然而止。其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似乎就預示著這起奔馳這番操作不可避免。
奔馳的經銷商擴張史,堪稱汽車界的“大躍進”。2013年為了追趕奧迪,奔馳一年狂開75家新店,此后十三年門店數量翻了近14倍,巔峰時超過700家??恐撕鹦g,銷量從2012年的19.6萬輛暴漲至2023年的76.5萬輛。但這場狂歡的代價,在2024年開始顯現——當年銷量跌至71.4萬輛,2025年一季度再降10%,15.28萬輛的成績單上寫滿疲態。
過度擴張的惡果集中爆發,首先是價格戰內卷成災,門店太多、客戶太少,經銷商為搶單不惜虧本甩賣,甚至曾有銷售坦言:“賣一輛E級車倒貼2萬,全靠廠家返點續命”。其次便是單店效率暴跌,2023年單店年均銷量約1092輛,到2025年一季度已縮水至218輛,相當于每家店每天只能賣2.4輛車。
而這樣做的直接結果就是其品牌價值受損,瘋狂降價導致二手車殘值率跌至42%,這場大刀闊斧的變革看似壯士斷腕,實則是為過去的盲目擴張買單。奔馳高管直言“700家店就像700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但銷量不夠分了”。
如果說砍店是外傷,那么第一季度財報則暴露出奔馳的內傷。全球銷量下滑7%,中國市場更是重災區。主力車型C級、E級銷量同比下跌15%,新能源車銷量暴跌10%,連旗艦電動車EQS都賣不過蔚來ET7(參數丨圖片)。而為維持市場份額,只能從價格上動刀,2024年單車促銷成本上漲30%,但降價并未換來銷量增長,反而導致毛利率從9%跌至7.3%。
另外,電動化投入像“無底洞”,MB.EA純電平臺研發耗資超百億歐元,但首款車型EQE上市半年月均銷量不足千輛,最終的結果便是被網友戲稱電動雜牌。
面對困局,奔馳開出的藥方透著無奈。2025年2月銷售體系裁員15%,后續還可能繼續。另外,即將推出的全新純電CLA也因其設計問題并不被輿論和市場看好。處處都努力,處處都碰壁,百年品牌卻沒有讓人感覺優雅,屬實讓人唏噓。
汽車網評:砍店、裁員、財報暴雷,這些關鍵詞拼湊出的奔馳,像極了遭遇中年危機的精英,曾經靠規模紅利躺贏,如今在智能電動化浪潮前手足無措。但危機中也藏著轉機,若真能借MB.OS打通軟件生態、靠中國研發反攻全球市場,或許還有翻盤希望,可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們說奔馳何時才能翻身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