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一紙處罰決定,為何被法院撤銷?土地使用權到期后,企業如何避免陷入“拒不交地”的法律陷阱?
某園林公司早年通過出讓合同取得某地塊20年使用權,到期后因續期未獲批準繼續占用土地。行政機關認定其“非法占用國有土地”,作出“交還土地并罰款468萬元”的處罰決定。一審敗訴后,二審法院認定行政機關收回土地程序違法,改判撤銷處罰。
本案企業僅僅抓住行政機關程序瑕疵,逆轉翻盤。1. 收回程序瑕疵,行政機關僅發出《收回土地通知》,但未明確載明“正式收回決定”,且未履行人民政府批準程序。收回土地使用權必須作出書面決定并完成法定審批,僅憑“擬收回”通知不構成合法收回依據。2. 處罰依據證據鏈斷裂,行政機關以“未交還土地”為由處罰,但未能證明土地已被依法收回。依據《土地管理法》第81條處罰的前提是“已依法收回土地”,而行政機關未完成收回程序,處罰失去事實基礎。3. 續期協商受法律保護,企業已申請續期且處于協商階段,行政機關徑行認定“拒不交地”。續期協商期間占用土地不構成違法,行政機關不得在未終結協商程序時直接處罰。4. 通知內容模糊,《收回通知》未明確交地期限及法律后果,僅要求“協商辦理手續”。行政機關的通知缺乏強制執行力,企業有權要求明確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
本案提醒各位企業家,遭遇土地收回時,嚴格核查行政機關是否出具正式收回決定及審批文件;使用權到期后及時申請續期,并保留協商過程證據,避免被認定為“惡意占用”;區分“程序性通知”與“實體性決定”,拒絕接受模糊表述的行政文書;要求行政機關提供
若您的企業遭遇土地處罰爭議,可以選擇楹庭行政法律團隊溝通交流——10年行政訴訟實戰經驗,助您捍衛土地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