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吃的10種桑葚,不接受任何反駁”
桑葚,古稱“葚果”,其名早見于《詩經(jīng)》“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算來已在華夏土地上搖曳了數(shù)千年。
昔時男耕女織,桑樹遍植于田壟籬邊,春日白花似雪,
夏日紫實如瑪瑙垂枝,摘下一顆置于唇間,甘汁便順著指縫流淌,染得指尖晶瑩如胭脂。
《齊民要術(shù)》里記過它的吃法,鮮食之外,亦可曬干釀成酒,或制成果醬,
古人早把這自然的饋贈,化作了四季皆宜的滋味。
到了文人筆下,桑葚便多了幾分詩意。
屈原說“桑戶裸行”,借桑樹言隱逸之志;
陶淵明寫“雞鳴桑樹顛”,短短五字便勾出了田園的靜謐。
民間呢,立夏時節(jié)總少不了它的身影,
老人們說吃了能明目祛火,孩童們才不管這些,
光著腳丫爬上樹,吃得嘴角發(fā)紫,還互相指著對方笑成“小花貓”,
那歡快的笑聲,至今還藏在許多人的童年記憶里。
最動人的還是漢代蔡順的故事。
那時候天下大亂,蔡順為了奉養(yǎng)母親,每天去采桑葚,
把甜美的黑桑葚留給母親,自己則吃酸澀的紅果。
他的孝心連盜賊都被感動,后來這個故事寫進(jìn)了《后漢書》,讓桑葚從此多了一份溫暖的含義。
如今桑樹雖不如從前那般常見,但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jié),總有人提著竹籃走進(jìn)果園。
那紫瑩瑩的果實,不僅承載著先民的智慧、
文人的情懷,更連著我們對故鄉(xiāng)、對過往歲月的深深眷戀。
輕輕咬上一口,仿佛能嘗到千年來的草木清香,還有那藏在時光里的脈脈溫情。
遼寧葫蘆島小南溝桑葚
這里三面環(huán)山,早春暖得快,晝夜溫差像天然糖罐,
把桑葚喂得果大色亮,咬開薄皮,蜜汁混著鐵礦紅土的氣息直竄喉頭。
200年老桑樹扎根本地,最老那棵400歲的“桑樹王”至今還結(jié)果子,
枝椏上掛著的紫玉串,是歐陽修筆下“翠珠三變畫難描”的活化石。
如今果農(nóng)玩出新花樣,桑葚干、桑葚酒、這口山野甜,暖胃更暖心。
薊州紅花峪桑葚
藏在燕山褶皺里的甜寶石。
咬開薄如蟬翼的果皮,蜜汁裹著細(xì)碎果肉在舌尖化開,
甜里帶著點山野的酸,像初夏的風(fēng)掠過味蕾。
老輩人說乾隆爺巡游時嘗過這口鮮,回宮后念念不忘,
雖沒正史記載,但五百年的老桑樹還立在村口,
樹皮皴裂得像本無字天書,年年五月依舊掛滿紫水晶。
如今這果子成了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
果期就半個月,想嘗鮮得趕早,摘一顆扔進(jìn)嘴里,連指尖都染上玫瑰色的甜香。
北京大興安定鎮(zhèn)桑椹
明清皇家貢品,御林古桑園里四百年古樹至今結(jié)果。
這兒的桑葚紫得發(fā)亮,個頭賽過葡萄干,
咬一口爆漿甜潤,果香混著陽光味兒直竄鼻腔。
老北京人講究夏天用它煮酸梅湯,冰鎮(zhèn)后喝著透心涼,果肉沉淀在杯底像撒了把黑珍珠。
聽說乾隆下江南時特批這兒的桑果入藥膳,
如今園里百年老樹還掛著紅綢帶,枝椏垂到肩頭,伸手就能摘到帶著露水的新鮮。
云南桑葚
云南產(chǎn)區(qū)四季溫差小、微量元素豐沛的土壤,
讓果子長得比硬幣還大,果肉厚實得能掐出蜜來。
咬一口直接爆漿,天然果糖混著淡淡花香在舌尖炸開,
連《本草綱目》都夸它「久服不饑,安魂鎮(zhèn)神」。
德昌產(chǎn)的桑葚更是拿過國家地理標(biāo)志,花青素含量爆表,當(dāng)?shù)厝四盟菥疲?/p>
傣族老輩人說「三碗下肚,走路都帶風(fēng)」。
你瞧這紫得發(fā)亮的果兒,可是絲綢之路上的老網(wǎng)紅,
漢代就跟著駝隊走向中亞,
如今在云南大棚里用溫控技術(shù)養(yǎng)得更甜,春末夏初摘一顆,甜到心里暖到胃里。
泊頭桑椹
河北滄州明珠,咬開紫玉果皮,蜜汁裹著細(xì)籽在舌尖化開,
甜中帶點微酸,像咬住了一口初夏的風(fēng)。
這方土地自古是皇家貢品產(chǎn)地,乾隆下江南時曾命人快馬加鞭送桑葚解饞,
如今仍保留著百年老桑樹,枝椏虬結(jié)如龍。
當(dāng)?shù)厝藧塾蒙]嘏菥疲晟埔撼恋碇鴼q月,
抿一口,果香裹著暖意滑入喉頭,仿佛喝下了整片桑林的日光。
新疆桑葚
尤以吐魯番、喀什產(chǎn)區(qū)為最。
這里晝夜溫差大、日照超16小時,糖分瘋狂累積,
黑桑葚如紫寶石般掛滿枝頭,果肉厚實到能“爆漿”,
甜度直逼20°,還帶著淡淡葡萄酒香。
古籍記載西漢時張騫帶回西域桑種,
維吾爾族至今保留著用桑葚汁染布、釀酒的古法,咬一口仿佛嘗到千年絲路的甜。
山西陽城桑葚
陽城縣作為蠶桑之鄉(xiāng),栽桑史可追溯至商周,
唐宋時已成氣候,三千年的光陰里,嫘祖教民養(yǎng)蠶的傳說與周穆王觀桑的典故在桑林間流轉(zhuǎn)。
這里產(chǎn)的桑葚,是聚花果中的“胖娃娃”,
長圓形身軀裹著棕紅至暗紫的果衣,小核果們緊緊相擁,
咬一口,酸甜汁水在舌尖炸開,像含了顆會爆漿的果味軟糖。
更妙的是,它富含活性蛋白、維生素群及鈣磷鉀等礦物質(zhì),
吃進(jìn)肚里,仿佛能感受到太行山的陽光與沁河的水汽在體內(nèi)流轉(zhuǎn)。
山東夏津桑葚
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
夏津縣坐擁全球最大古桑樹群,6000畝百年老樹盤根錯節(jié),
最老的樹齡超千年,每逢五月中旬,紫的、白的、烏的椹果沉甸甸壓彎枝頭,
活像撒了把蜜糖在綠葉間。
要說品種,大紫甜、白子母、小草莓各有千秋。
白椹最金貴,果粒大得像葡萄,汁水濃到能拉絲,
咬一口甜津津的汁水混著花香直竄天靈蓋,
難怪當(dāng)年朱棣餓肚子時抓起就往嘴里塞,吃完直呼“神樹”!
當(dāng)?shù)厝四盟劸啤⒅撇瑁┕坪戎褚后w桑葚,椹葉茶泡開滿屋飄香。
四川鹽邊桑葚
鹽邊縣地處北緯26°黃金帶,年日照超2700小時,晝夜溫差讓桑果甜度飆到18°以上。
主栽品種“無籽大十”果大如拇指,咬開薄皮蜜汁爆漿;
“紅果2號”紅得透亮,釀酒做醬一絕。
三國時諸葛亮南征途經(jīng)此地,軍士曾采桑椹充饑療傷,
至今彝家仍用古法釀桑葚酒,琥珀色酒液里沉淀著千年滋味。
四川德昌桑葚
這里地處大涼山腹地,
亞熱帶高原季風(fēng)氣候滋養(yǎng)出年均17.7℃的溫和氣溫,
與2147小時的充沛日照,
桑果在無霜期超300天的“天然溫室”里積攢糖分,
咬一口紫黑油亮的果實,酸甜汁水裹著高原陽光的暖意在舌尖炸開,
果肉飽滿得像是要溢出春天的鮮甜。
德昌種桑歷史超600年,明朝馬幫曾靠它解渴消疲,
當(dāng)?shù)厝擞蒙]嘏菥啤局啵B干果都能泡出紫紅色的抗氧化快樂水。
暮春的風(fēng)掠過古桑虬枝,紫玉般的果實已沉甸甸壓彎了梢頭。
何不趁著晴好,提上藤籃循著果香去?
指尖撫過樹皮皴裂的紋路,摘一顆沾著晨露的桑葚,
任酸甜在唇齒間濺開,讓絳紫汁液染透掌紋。
老樹蔭下,孩童的笑聲和著陶甕釀酒的咕咚聲,
正把千年的草木故事,釀成今夏第一口沁甜。
您聽,
那沾著山野氣的紫月亮,又在綠葉間輕聲喚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