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東去年月租金3800元,今年降到3200元。”這樣的消息像一根銀針,刺破了樓市最后的幻想。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4月全國50城住宅平均租金同比下跌3.4%,48城環比下跌,三亞、溫州等旅游城市跌幅超過1%。
這讓我想起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里的話:“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當租金持續下跌,我們不得不直面一個殘酷現實——經濟的調整,正悄悄侵蝕每個人的錢袋子。
01
租金下跌的背后,是收入、供給、需求的三重絞殺。
杭州望江門的王先生,一套不到50㎡的老房子,租金從三年前的4000元跌到如今的3200元,降幅超過20%。
這不是個案,北京、上海、深圳的租金已跌回2015-2017年水平,廣州甚至回到2014年。
第一重壓力來自收入預期轉弱。
疫情后居民收入增長放緩,4月CPI同比下降0.1%,連續三個月負增長,PPI同比下降2.7%,降幅擴大。
這意味著企業利潤縮水,員工收入增長乏力。五一假期全國出游人次增長6.4%,但人均日消費僅114.82元,比2019年下降24%。兜里沒錢,租房預算自然一壓再壓。
第二重壓力來自供給過剩。
二手房市場遇冷,大量房源由售轉租。
杭州勾莊板塊近兩年集中交付,投資客拋售無果,只能降價出租,租金被腰斬。更致命的是保障房沖擊,
截至2023年底,杭州已建成21.3萬套保障房,價格比周邊低30%以上。當“夾心層”轉向保障房,商品房租金只能節節敗退。
第三重壓力來自需求萎縮。
盡管重點城市人口仍在流入,但流量大幅減少。
未來科技城的中梁沐宸院,交付時三房租金7000-8000元/月,如今只剩5000元。
租客從“候鳥式遷徙”變為“就近擇業”,長租需求銳減,短租市場又被民宿擠壓,房東們陷入“降價也難租”的死循環。
02
租金下跌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危機在于通縮陰影。
4月CPI、PPI雙降,與印尼2025年2月首次出現通縮形成共振。這種“沉默的殺手”正在重塑經濟生態:
消費意愿持續低迷。居民儲蓄率攀升,五一假期人均消費漲幅不足1.3%,遠低于疫情前水平。
企業投資收縮,PPI連續負增長導致工業利潤下滑,進一步壓縮就業崗位。這種“收入下降-消費減少-生產萎縮”的惡性循環,正是通縮的典型特征。
資產價格聯動下跌。租金回報率雖升至2.12%,但房價跌幅更大,租金房價比上升本質是“分母縮水”的無奈。
深圳福田CBD三房租金從1.6萬/月跌到1萬,房價卻跌了38%,投資客“以租養貸”的算盤徹底落空。更可怕的是,租金下跌削弱房產抵押價值,可能引發金融系統連鎖反應。
政策調控陷入兩難。寬松貨幣政策雖能緩解流動性壓力,但資金若流向虛擬經濟,反而加劇資產泡沫。
財政刺激需要真金白銀,而地方政府土地財政萎縮,基建投資后勁不足。
正如魯迅所言:“有銅臭味的人是真實的,而銅臭味太重的人是腐爛的。”過度依賴貨幣寬松,終將腐蝕經濟根基。
03
在一片蕭瑟中,連云港的判決帶來一絲暖意。贛榆區法院裁定,開發商未交付房屋時,購房者可追回首付、已還貸款及利息,剩余債務由開發商承擔。
這打破了“爛尾樓購房者終身負債”的潛規則,堪稱司法進步。
對購房者而言,這是定心丸。
以往樓盤爛尾,購房者既要還房貸又拿不到房,如今法院明確“債務轉移”,避免了“錢房兩空”的悲劇。雖然執行仍需時間,但至少讓購房者看到希望。
對開發商而言,這是警示鐘。預售資金監管不嚴、挪用資金的行為,終將付出沉重代價。若想持續經營,必須回歸“保交樓”的初心,否則法律利劍高懸。
對行業而言,這是改革契機。判決倒逼預售制度改革,加強資金監管、推行現房銷售勢在必行。正如魯迅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打破制度積弊,才能重建市場信任。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租金下跌、通縮風險、樓市困局交織成一張巨網。
對租客而言,租金下跌是生活成本的減輕,也是資產持有者的陣痛。當房東們抱怨“租金跌回十年前”,年輕人卻獲得更多選擇空間。這或許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調整,讓住房回歸居住本質。
對投資者而言,粗放炒房時代終結,精細化運營才是出路。
與其抱怨租金下跌,不如提升房源品質、優化服務,在存量市場中尋找新增長點。保障房沖擊下,差異化競爭將成為生存法則。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需要平衡短期刺激與長期改革。加大保障房供給的同時,要避免過度擠壓商品房市場;推動司法進步的同時,更要完善預售資金監管。只有標本兼治,才能走出通縮泥潭。
寫在文末:
租金下跌不是終點,而是住房回歸居住屬性的起點。
通縮陰影下,守住錢袋子不是保守,而是對未來的敬畏。
連云港的判決不是終點,而是預售制度改革的起點。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評論員,堅信 “認知才是最大的不動產”。關注我,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