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基本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在爭論或討論中,常會使用一些帶有邏輯漏洞或逃避實質問題的話術。本文試著按常見邏輯謬誤或思維缺陷分類歸納并給出了典型例子:
一、人身攻擊類(針對人而非觀點)
1. 人身攻擊(Ad Hominem)
「你學歷低,沒資格談這個!」
「你就是個XX(標簽),所以你的觀點不值一聽。」
(不反駁觀點,而是攻擊對方身份、背景或人格。)
2. 動機質疑(Circumstantial Ad Hominem)
「你說這話,不就是想博關注嗎?」
「他支持這個政策,肯定是因為收了錢!」
(不討論觀點本身,而是惡意揣測對方動機。)
3. 你也一樣(Tu Quoque / "你也好不到哪去")
「你說吸煙有害,可你自己也抽啊!」
(用對方的矛盾行為來回避問題,而非真正反駁。)
二、訴諸情感類(用情緒代替邏輯)
4. 訴諸憐憫(Appeal to Pity)
「他這么可憐,你們還批評他?」
(用同情心代替理性論證。)
5. 訴諸恐懼(Appeal to Fear)
「如果不支持XX政策,社會就會崩潰!」
(用恐嚇手段讓人接受觀點。)
6. 道德綁架(Moralistic Fallacy)
「反對這個觀點的人,都是沒良心的!」
(用道德評判代替邏輯。)
三、錯誤歸因類(因果邏輯混亂)
7. 虛假因果(Post Hoc)
「我昨天拜佛,今天病好了,所以拜佛有用。」
(把時間先后當作因果關系。)
8. 混淆相關與因果(Correlation ≠ Causation)
「冰淇淋銷量增加,溺水事件也增加,所以冰淇淋導致溺水。」
(忽略可能的共同因素,如天氣炎熱。)
9. 單一原因謬誤(Single Cause Fallacy)
「經濟不好,就是因為政府無能!」
(忽視復雜問題的多因素影響。)
四、以偏概全類(從片面推導整體)
10. 以偏概全(Hasty Generalization)
「我遇到一個XX地方的人很壞,所以那里的人都不好。」
(用個別案例概括全體。)
11. 軼事證據(Anecdotal Evidence)
「我爺爺抽煙活到90歲,所以吸煙無害。」
(用個人經歷代替科學統計。)
12. 樣本偏差(Sampling Bias)
「網上調查顯示90%的人支持XX!」
(樣本不具代表性,如只在特定群體調查。)
五、訴諸權威/大眾類(用權威或多數代替論證)
13. 訴諸權威(Appeal to Authority)
「專家都這么說,你比專家還懂?」
(不提供具體證據,只依賴權威背書。)
14. 訴諸大眾(Bandwagon Fallacy)
「大家都這么認為,你憑什么反對?」
(用多數人意見代替邏輯。)
15. 訴諸傳統(Appeal to Tradition)
「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為什么要改?」
(認為傳統=正確,拒絕理性分析。)
六、非黑即白類(錯誤二元對立)
16. 非黑即白(False Dilemma)
「不支持我們,就是敵人!」
「要么全盤接受,要么徹底反對!」
(忽視中間可能性。)
17. 完美主義謬誤(Nirvana Fallacy)
「這個方案不完美,所以毫無價值。」
(用不切實際的標準否定可行方案。)
七、偷換概念類(模糊定義或轉移焦點)
18. 稻草人謬誤(Straw Man)
「你說要減稅?你就是想讓政府沒錢運轉!」
(歪曲對方觀點,攻擊一個不存在的靶子。)
19. 偷換概念(Equivocation)
「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自由是壞的!」
(暗中改變關鍵詞的含義。)
20. 紅鯡魚謬誤(Red Herring)
「你說A問題?B問題更嚴重!」
(故意引入無關話題,轉移注意力。)
八、循環論證類(自我證明)
21. 循環論證(Circular Reasoning)
「圣經是真的,因為圣經說它是真的。」
(結論和前提是一回事。)
22. 乞題謬誤(Begging the Question)
「他作弊是因為他不誠實。」
(用結論本身作為理由,沒有真正論證。)
九、訴諸無知類(用未知作為證據)
23. 訴諸無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
「沒人能證明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存在!」
(無法證偽≠真實。)
24. 舉證責任倒置(Burden of Proof Reversal)
「你說我的理論不對?那你證明它錯啊!」
(本該由提出主張的人舉證,卻要求對方證偽。)
十、其他常見思維缺陷
25.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只接受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忽視反面證據。
26.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
「已經投入這么多,不能放棄!」
(因過去付出而堅持錯誤決定。)
27. 訴諸自然(Appeal to Nature)
「這是純天然的,所以一定好!」
(自然≠正確,毒蘑菇也是天然的。)
如何應對這類話術?
1.指謬法
直接指出邏輯謬誤類型:
「你這是人身攻擊,請回到問題本身討論。」
2.蘇格拉底式提問
用連續提問讓對方暴露邏輯漏洞:
"您說的XX具體指什么?"(明確概念)
"這個判斷的依據是?"(檢驗證據)
"是否有反例存在?"(測試普適性)
"如果成立會導致什么結果?"(推導影響)
"這個結論是否與已知事實矛盾?"(驗證一致性)
3.歸謬法
順著對方邏輯推導出荒謬結論:
「按你的說法,所有專家的話都不可質疑,那互相矛盾的專家觀點如何處理?」
4.切割法
區分事實/觀點/情緒:
「你提到的案例是事實,但你的推論存在以偏概全。」
掌握這些工具后,建議:
1.遇到爭論先判斷謬誤類型
2.選擇最適合的反駁策略
3.保持"討論問題"而非"戰勝對方"的心態
4.對頑固謬誤適時終止對話(避免陷入泥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