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戰略關鍵一步
作者 | 勝馬財經 許可
編輯 | 歐陽文
2025年5月12日,美團旗下外賣品牌Keeta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巴西商業研討會”上正式宣布進軍巴西市場,計劃未來五年投入10億美元,建設覆蓋巴西全國的即時配送網絡。這一動作不僅是美團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更標志著中國互聯網企業從“跟隨者”向“規則制定者”的轉變,成為全球服務貿易模式創新的重要推手。
為何選擇巴西
巴西作為拉美最大的經濟體,擁有2.15億人口、80%的互聯網滲透率及年均15%-20%的外賣市場增速,但其外賣滲透率僅10%,遠低于中國的40%。這一市場空白與美團的擴張需求高度契合。
增長空間巨大:巴西外賣市場規模2023年達200億美元左右,但本土平臺iFood占據80%份額,市場壟斷導致創新不足,用戶對價格敏感且習慣通過電話或WhatsApp訂餐,為美團提供了通過技術顛覆的機會;地緣政治友好:中巴貿易額2024年突破5184億美元,巴西政府積極吸引中國投資,盧拉總統親自見證協議簽署,釋放政策支持信號;生態協同潛力:巴西城市化率超85%,摩托車為主的配送體系與美團國內電動車經驗形成互補,而滴滴在巴西積累的70萬騎手網絡也可能成為競合關系的資源池。
本地化+技術輸出
不同于早期中國企業的粗放式出海,Keeta的巴西戰略體現了精細化運營與長期主義。
即時配送基建:10億美元投入將用于搭建巴西全國性配送網絡,結合美團自主研發的智能調度系統,優化巴西以摩托車為主的配送效率。此前在沙特,Keeta通過算法將訂單響應時間縮短至15分鐘,這一經驗有望復制;商戶賦能體系:為中小餐飲企業提供數字化工具包,包括營銷分析、庫存管理及用戶畫像服務。香港市場案例顯示,合作餐廳銷售額兩年內翻番,驗證了該模式有效性;用戶習慣重塑:針對巴西用戶偏好直接聯系商家的問題,Keeta或復制香港“首單五折+免運費”的補貼策略,快速培養平臺依賴。數據顯示,這一策略曾幫助Keeta在沙特上線4個月即登頂應用商店下載榜。
三國殺與生態博弈
巴西外賣市場將形成iFood、美團Keeta、滴滴99Food的“三國殺”局面。
iFood壟斷挑戰:盡管占據80%份額,但其母公司Prosus(騰訊大股東Naspers關聯企業)與美團的股權關聯(Prosus持股美團4%),可能為合作留下空間。同時,iFood強制商家“二選一”的政策曾遭反壟斷調查,為Keeta爭取商戶提供突破口;滴滴的生態阻擊:滴滴依托出行平臺99的5000萬用戶和70萬騎手,以“出行+外賣+支付”模式構建護城河。但美團通過高頻外賣切入,未來可延伸至生鮮零售等領域,復制國內“超級應用”路徑;差異化破局點:iFood主攻連鎖品牌,滴滴聚焦中小商戶夜間配送,而美團可能以頭部商戶補貼+全時段服務形成錯位競爭。沙特經驗顯示,Keeta通過前置倉共享配送資源,已實現“餐飲+零售”閉環,這一模式在巴西的適用性值得期待。
從外賣到數字基建
美團的巴西布局不僅是商業擴張,更是中國數字化服務能力的全球輸出。
就業與社會影響:預計項目將創造數萬個騎手崗位,并通過商戶賦能推動巴西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王興強調,Keeta將“為當地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這與巴西政府推動數字經濟的戰略高度契合;技術試驗田:美團在迪拜獲無人機配送許可,未來或將其引入巴西偏遠地區,解決配送覆蓋難題。此外,中東市場已驗證高客單價與強付費意愿的特征,巴西有望成為利潤增長新引擎;地緣經濟紐帶:中巴合作從大宗貿易轉向服務貿易,美團與蜜雪冰城(同期宣布40億巴西咖啡采購)、比亞迪等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助推雙邊關系從資源互補升級為創新協同。
勝馬財經出品人周瑞俊認為,Keeta的巴西征程,標志著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從“資本出海”邁向“模式出海”。美團的成功不再依賴單一補貼戰,而是通過技術賦能、生態協同與本地化深耕,重塑全球服務貿易規則。正如王興所言:“全球化是必須做的事”——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野心,更是中國數字經濟參與全球治理的縮影。未來,巴西市場的成敗或將定義下一代互聯網巨頭的全球競爭格局。
END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